《高效醫患溝通與客訴服務技巧》
中國式醫患關系——高效醫患溝通與客訴服務技巧
課程背景: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發現,當病人訴說病情時,平均18秒鐘就被醫生打斷了。當
患者欲對治療發表看法時,醫生已先入為主開好了藥方,九成以上醫患糾紛源自醫患間
不當溝通,因此每名醫務人員都應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加強對患者社會與心理需求
等方面的人文關注。隨著我國醫療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民對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提
升,所以對醫務工作的服務溝通能力也在不斷加強。而研究表明,患者與公眾對醫生最
不滿意的地方,往往是他們糟糕的溝通能力,而不是他們的專業技能。據介紹,一些醫
生在診療時往往從自身角度出發,很少考慮患者的想法;甚至在診療中過分依賴一些高
科技儀器,而不愿花時間與病人進行溝通。本課程重點就在于如何解決醫務工作者的溝
通能力與技巧。
課程模型:
[pic]
課程收益:
1.了解中國式的醫患關系,掌握醫患溝通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2.通過現場的演練提升溝通能力,掌握如何在溝通中審讀患者心理體征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醫療各級工作人員,中層管理人員、醫務人員、醫生、護士
授課方式:講師講授 案例分析 視頻互動 角色扮演 沙盤體驗 情景模擬 實操演練
課程大綱
第一講:溝通與客訴
測試:溝通能力測試題
思考討論:什么是溝通?為什么溝了卻不通?什么時候會產生客訴?
一、溝通的詮釋
1.溝通的形式
2.溝通三大要素
1)明確的目標
2)共同的協議
3)情感與思想
3.溝通的主要方式
4.溝通的三大行為
二、客訴的詮釋
1.什么是客訴(客訴是溝通不暢的主要原因)
2.客訴產生的主要原因
3.面對客訴的主要方法
1)選擇合適的地點
2)選擇合適的時間
3)選擇合適的人物
4)做好充分的調研
第二講:中國式醫患溝通關系
一、中國式醫院關系特點分析
二、中國式醫患關系弱化的原因
1.社會環境因素:
1)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2)中國社會進入老齡化
3)媒體事件的變相操作
4)國民服務需求的發展
5)國民道德形態的淪喪
2.醫療環境因素:
1)醫院利益形式的扭曲
2)醫藥利益模式的改變
3)醫療病種的增加改變
4)醫療法律監管的力度過小
三、中國式醫患溝通關系的心理特點
1.患者心態
2.醫護工作的者的心態
四、中國式醫患溝通三種關系形態
1.被動
2.合作
3.參與
五、中國式醫患溝通關系的七種道德形態
六、中國式醫患溝通關系的經濟形態
1.治愈型
2.消費型
3.福利型
4.目的型
第三講:中國式醫患溝通處理技巧
一、醫患溝通的重要性
1.什么是醫患溝通
2.醫患溝通成為焦點的原因
1)原因一:醫療新政
2)原因二:醫院發展
3)原因三:患者就醫
4)原因四:媒體焦點
3.醫患溝通的主要方式
4.溝通的三個層次
1)層次一:你說我聽
2)層次二:你說我想
3)層次三:你我互動
二、醫患溝通關系的問題
思考討論:1為什么醫患溝通總有障礙
問題一:相互信任的缺失
問題二:醫療信息的不對稱
問題三:患者對醫療的錯誤解讀
問題四:不分醫護人員的態度不端正
問題五:媒體政策的錯誤引導
問題六:醫患關系缺少前期的預防
問題七:溝通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
問題八:溝通問題解決的簡單粗暴
三、醫患溝通的主要技巧和方法
1.溝通的注意事項
2.醫患語言溝通基本技巧
1)流程簡化,明確目標
2)把握心理,學會安慰
3)簡單白話,少說術語
4)真誠聆聽,主動幫助
3.有效培養傾聽能力的六個秘訣
4.遵循醫學倫理的6個溝通原則
第四講:客訴的障礙及排除
一、不同患者客訴處理技巧
1.人的基本個性需求
2.患者客訴的認知模式
3.四種投訴患者的基本特點與需求解釋
1)駕馭型
2)表現型
3)分析型
4)親切型
4.自我社交風格測評
案例:西游記師徒四人
二、醫患客訴與普通客訴的區別
1.客訴目的,職業特征
2.客訴主體,權力背景
三、患者客訴的障礙因素
1)信任機制受損
2)病態心理情緒
3)專業知識失衡
4)消極心理定勢
5)信息渠道不暢
6)交流情緒受挫
7)溝通時間受限
8)環境場合不合適
四、排除患者客訴障礙的途徑
1.社會重視、加大投入
2.提高認識、加強責任
3.學習技巧、善于溝通
4.加強語言修養、談話態度認真
五、患者抱怨的處理規范及技巧
第五講:醫患客訴處理原則
一、客訴處理6大原則
1.建立信任
2.尊重患者
3.充分理解
4.切實幫助
5.隨機應變
6.把握分寸
二、客訴處理標準原則
1.尊重同情,以患者角度出發
2.坦誠相待,患者應當享有知情權
3.知法懂法,主動維護患者利益
4.服務恰當,患者可以自由選擇(急診例外)
5.承擔責任,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