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五大特點:
1、 咨詢式授課:咨詢師背景的講師,對于管理問題分析深刻、切中要害、入木三分;
2、 課程氛圍活躍:講師妙語連珠,有問有答,課堂氛圍活躍,寓教于樂;
3、 互動體驗式:現場穿插管理游戲和情境模擬,讓學員在體驗中領悟管理精髓;
4、 PK競爭模式:分組PK激勵機制,增強學員參與度,有效激活學習熱情;
5、 可操作落地:有理論、有工具,現場咨詢式輔導,保證大家學以致用。
課程中的六大思維、八大工具:
職業選手思維、信托責任思維、契約精神思維、專業成長思維、技能傳承思維、職業生命思維
九九歸一法工具、個人戰略工具、心態轉換工具、品牌積分工具、SOP工具、專業成長工具、心態調整工具、職業人誓言工具
課程大綱:
第一講:職業選手——職業人的角色定位
一、什么是職業化?
職業和職位有什么區別?
什么才是真正的職業化?
二、職業選手與業余選手的四大區別:
業余選手以業為樂,職業選手以業為生
業余選手滿足自我,職業選手滿足客戶
業余選手做了就行,職業選手精益求精
業余選手消磨光陰,職業選手惜時如金
三、如何分清生活的我和工作的我——九九歸一法
別人與自己是兩回事:別人的錯誤,不是我錯誤的理由。
功勞與苦勞是兩回事:做了許多事,很辛苦,不代表你有了結果。
批評與表揚是兩回事:批評與表揚不能相抵,不能不表揚了也不批評了。
過去與現在是兩回事:過去只說明過去,我們只看現在,公司是靠現在的價值而評價你的。
對人與對事是兩回事:不能帶個人情緒去工作,對事不對人。
感情與原則是兩回事:內部同事角色分清,班上是同事,班下是朋友。
友誼與商業是兩回事:客戶關系角色,講利益時是商人,講感情時是朋友。
家與公司是兩回事:家里的做事方式和習慣不能帶到工作中;不能用私人的東西,為公家服務,也不能以公家的東西為私人所用。
社會與職場是兩回事:不能把江湖的習慣,當成職場的規范。
四、職業化的四大核心:
職業化的形象——職業形象與職業禮儀
職業化的心態——職業心態與商人思維
職業化的能力——專業技能與職業規劃
職業化的行為——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
第二講:職業心態
一、態度決定一切
打工心態與老板心態
你為誰工作?
你為什么工作?
你珍惜你目前的工作機會嗎?
二、職場必備的六種心態修煉
空杯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
負責的心態
付出的心態
學習的心態
感恩的心態
第三講:商業交換
一、商業交換的前提——雇傭關系
職業的產生與雇傭關系
職業人在雇傭關系中的角色認知——我是商人
員工也是商人,職業化就是對結果負責。
沒有監管,更要自律。
二、商業交換的保障——信托責任
故事分享:把信送給加西亞
職業,來自于雇主之托:從股東到員工,是層層的信任與委托關系;
信托責任是一種“托付”:無論出現何種情況,我都會盡職盡責。
信任才有托付,受托才有責任
職業來自于雇主之托,受委托就有了職業責任
三、商業交換的核心——契約精神
“商業交換原則”是職業化第一原則
契約精神的表現是什么?
職業精神的核心是契約精神(與股東--履行職責;與客戶--結果交換;與團隊--價值交換)
如何樹立契約精神?
四、職業人誓言
第四講:專業技能
一、專業就是“看家本事”
沒有專業,就沒有謀生的手段;
專業水平是持續一生的本領。
二、專業就是滿足客戶需求的細節操作
專業水平,決定了你的結果;
結果公平交換,決定了你的財富與人生。
三、會合作,才是專業化
封閉導致衰退,傳承才會提高;
團隊優勢互補,專業價值最高。
四、如何成為專業選手?
鎖定目標:找準客戶價值;
專注重復:做流程化操作;
學習他人:超級學習力;
持續創新:持續改進和創新。
第五講:職業道德與法制
一、職業化的邊界思維
踢足球,沒有什么就不能玩了
職業化的兩條邊界:道德和法律
二、公司職業道德規范:
誠實
正直
守信
忠誠
公平
關心他人
尊重他人
追求卓越
承擔責任
三、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四大“違法陷阱”
同業競止
以權謀私
盜竊公物
行賄受賄
三、世界優秀企業解讀——學習GE職業化
避免利益沖突
違法者解雇條款
重大行為過失解雇
四、互動:請大家舉出員工/管理者最不職業化的十大行為
第六講:敬業精神——職業人的第二生命
一、為什么要敬業?
“11點59分現象”
敬業精神是職業化的最高境界
敬業精神是對職業無限的熱愛
二、敬業的六大內涵?
態度——敬業的靈魂
責任——敬業的本質
自動自發——敬業的真諦
紀律——敬業的基礎
專注——敬業的核心
跳槽——敬業的大敵
三、敬業者才真正快樂
職場當中的三種人:先知先覺、后知后覺、不知不覺
職業價值——做有德有才之人
四、職業人的第二生命
延展生命的寬度
不要忽略你的“第二生命”
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我們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