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和信訪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設。隨著改革不斷深化、經濟社會加速轉型以及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群眾信訪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對當前信訪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規予以了修訂。
【課時安排】1天(6個小時/天)
【課程大綱】
第一講 當前制約信訪工作的主要問題
信訪渠道不夠暢通的主要表現:
1.問題推諉塞責
2.信訪問題處理層層轉送,只轉不辦
3.責任不清,效率低下
4.對處理信訪事項的機關監督力度不夠
5.缺乏明確的責任追究機制
6.對破壞信訪秩序的行為,現行條例缺乏必要的規范。
案例分享:某國企退休人員上訪案
第二講 信訪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
一、信訪工作總體思路
1.暢通信訪渠道
2.創新機制,以提高處理信訪事項的效率和效果
3.強化工作責任,促進問題的解決
4.切實維護正常的信訪秩序和社會穩定。
二、信訪工作的宗旨:
為了保持各級人民政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
案例分享:拉橫幅、穿冤衣、擾亂單位秩序 常德3名男子被依法拘留第三講 信訪工作的業務常識
一、“信訪”包括的形式和活動:
信訪,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二、“信訪人”的概念:
采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
案例分享:纏訪鬧訪三年有余 尋釁滋事獲刑兩年 三、關于信訪工作機制
1.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是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信訪工作的行政機構
2.信訪工作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3.通過聯席會議、建立排查調處機制、建立信訪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
4.應當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訪人的原則,確定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或者人員,具體負責信訪工作。
案例分享:以訪謀利不可取尋釁滋事受嚴懲——資陽區違法信訪案例剖析四、關于維護信訪秩序的工作內容
1.對6類行為做了禁止性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一事不再議原則。
3.捏造、歪曲事實承擔法律責任。
4.違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或者禁止。
五、信訪的處理流程圖分享
-476259652000六、哪些糾紛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
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案例分享:微信轉發失實信息一男子被依法治安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