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稅負、實現利潤最大化,是每家企業的主要經營目標。在一些特定的行政區域,區域內政府為了吸引企業入駐,擴充本地稅收來源,制定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這些地區注冊的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從而大幅度減輕稅負。但是,對稅源的爭奪行為未必符合國家層面的利益和要求,也就導致了一些“稅收洼地”政策不合法而使企業難以得到預期利益。本課將重點講述關于稅收洼地的各種籌劃及風險。
了解稅收洼地的類型
了解稅收洼地籌劃易發生的高頻問題
掌握稅收洼地籌劃的思路
防范稅收洼地籌劃的風險
干貨,沒有廢話;科學,邏輯清晰;實戰,學之能用;投入,案例精彩
董事長、總裁、財務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等高管人員
一、稅收洼地的4大高頻問題解析
1.什么是稅收洼地?
2.稅收洼地為什么會稅務成本比較低?
(1)國家的產業扶持政策
(2)特定區域的財政支持政策
3.跨地區到稅收洼地設立公司合法么?本地稅務機關認可么?
(1)需要關注的基本前提
(2)需要自查的交易本身
4.我國稅收洼地的類型有哪些?
(1)國家出臺的地域性優惠政策
(2)地方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
(3)地方政府出臺的財政返還政策
(4)地方政府出臺的核定征收政策
二、4大類型的稅收洼地政策解讀
1.國家出臺的地域性優惠政策
(1)海南自貿港
(2)西部大開發
(3)新疆喀什、霍爾果斯(政策延期)
(4)珠海橫琴、深圳前海、福建平潭(前海的政策延期)
(5)大灣區
2.地方政府出臺的地方性稅收優惠
(1)法律依據
(2)西藏案例優惠來源
3.地方政府出臺的財政返還政策
(1)政策成因
(2)司法判斷
4.地方政府出臺的核定征收的政策
(1)法規依據
(2)核定征收的三種方式
(3)濫用核定征收的政策限制
三、利用稅收洼地籌劃的3大思路
1.利用不同主體進行籌劃
(1)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
(2)小規模、小微企業
(3)對外投資過程中存在的外匯管制風險
(4)稅務風險
2.價值鏈分拆
(1)分拆操作
(2)風險控制
(3)境內案例
(4)跨境企業價值鏈重組
3.稅收洼地的選擇要慎重
(1)匹配
(2)穩重
(3)輕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