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李嘉誠說:很多人的狀況不如意和人生失敗,本質上都是自我管理的失敗造成的;馮侖說:偉大就是管理自己;“一個真正好的領導人,對待自己非常嚴格,這是很痛苦的事,自己如果克服不了自己,想征服天下,是不可能的”。可:
為什么管理者永遠那么忙,而感覺下屬很清閑呢?
為什么交代給下屬的任務,下屬不能按時完成呢?
為什么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為什么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如何理解作為管理者身上管理和領導的角色分配?
如何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認知自己?
如何管理我們的情緒?
如何做到更好的精力管理?
如何讓習慣很好的堅持下來?
如何進行高效授權?
如何理解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最高的管理學就是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本堂課將從道法術層面剖析如何更好的認知自我,做到高效能自我管理。
【課程目標】
1.明確管理者的普遍職責
2.明確團隊領導扮演的角色3.了解角色分配,梳理人生重要角色
4.了解習慣的力量,如何讓習慣影響人生
5.學會高效授權
6.掌握時間管理的訣竅
6.通過情緒管理,制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塑造被人尊重和信任的領導力
【課程對象】
中、高層管理者【課程時長】
1-2天(6小時/天)
【課程形式】講解、互動、案例分析、活動參與。
【課程特色】
1.實戰
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為主導,突出實戰性,打破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注重實際操作,運用案例研討、影視重現、互動分享、情景模擬等各類形式,使學員在輕松快樂中感悟,學以致用。
2.實操
授課過程中和學員高密度互動分享及適量的主題游戲,讓學員完全融入其中,現場操作性和互動性極強,打通思想和操作落地相結合。
3.實效
授課老師結合多年管理經驗,穿插管理案例,通過情境再現,使學員有效建立更開放更有效的溝通交流能力;建立深刻的關系認知,與自己的關系,他人的關系和社會的關系。
【課程大綱】
引言篇
開場思考:
領導力可以復制嗎?
基層、中層和高層分別看重什么技能?
課程設計結構
1.一道:陰陽/文化和機制
2.二力:領導力和管理力/感性和理性
3.三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
4.四關系:與父母、與自己、與他人、與系統
【思維認知】
21項領導力行為習慣
第一篇:管理內涵
思考: 管理者的行為等于什么
員工的執行力等于什么
1.管理者的普遍職責
1)職責一:達成目標
2)職責二:制造人才
3)職責三:打造品牌
4)職責四:傳播文化
2.管理和領導的區別—驅動力不同
1)管理—怕
2)領導—尊重和信任
3.如何從管理走向領導
1)別人之所以聽你的,是因為別人不得不聽你的
2)別人之所以聽你的,是因為別人愿意聽你的
3)案例解析
4.游戲改變領導力
1)共同目標
2及時反饋
3)明確規則
4)自愿參與
第二篇:角色定位
思考:角色在不同場景中問—面對的是誰?在什么地方?
互動:卓越的團隊領導者扮演什么角色?
1.管理者角色—宏觀看
1)領導
2)管理
3)執行
2.管理者角色—微觀看
1)作為上司的角色定位
2)作為下屬的角色實定位
3.在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互動:角色餅圖-生活角色分布
第三篇:效能管理
思考:那么多角色精力如何分配?工作和生活可以實現平衡嗎?
1.精力管理
1)精力的來源
2)如何做最好的精力管理?
儀式習慣-簡單選擇-善用工具-專業人士幫助-給時間定價-恢復精力
3)精力管理系統
2.時間管理
1)時間四象限
2)對人OR對事/長期利益OR短期利益
3)5分鐘工作法
3.授權管理
1)學會高效授權五步法
2)授權話術
第四篇:情緒管理
1.情緒種類
2.情緒處理方法
1)感性情感處理法
2)理性情感處理法
3.員工為什么會離職?
1)反應情緒的三葉草模型
2)從自我和角色的角度如何看待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