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學習體驗
一手搞定你的課程開發?
目標:
培養內訓師以企業績效為導向、學員行為改變為目標的培訓理念
學會從企業問題出發,設定培訓目標
掌握以行為改變為核心的課程內容開發策略
理解學員在學習時的心理規律,并據此設計課程的邏輯結構和教學表現
掌握評估學員培訓效果的方法和工具
現場人手產出一門課程大綱、PPT、講師手冊
人數:32人以內(最多分4組,魚骨式)
時間:2天(12小時面授 2小時輔導)成果:可根據客戶需要配備小組顧問、確保開發成果(大綱/PPT)產出
課程內容:
188558894615001 企業績效問題
幫助內訓師從企業的角度理解培訓的價值,即解決企業的績效問題。掌握“以終為始開發課程”的理念,保證培訓最終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而服務。
188070999695002 員工目標行為
問題行為
理解企業績效問題不能完全靠培訓解決;理解培訓的目標是員工行為的改變。挖掘與績效相關的員工問題行為。
期望行為
梳理出實現企業績效目標所需的員工行為標準。
134988138735003 課程目標
思維 討論并梳理出解決問題所需的態度、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等。
方法 討論并梳理出解決問題所需的具體方法、技巧等。
工具 討論并梳理出解決問題所需工具,如文件、表格或物品等。
1347470215900004 課程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進行頭腦風暴,列出所需的課程內容。包括課程模塊、知識點等。
2109239109220005 課程邏輯與形式
學員心理
課程內容
培訓形式
(原理/案例/圖片/視頻/互動/演練等)
PPT頁面
興趣
根據學員的心理規律,將課程內容按階段分類。
頭腦風暴:運用豐富的、變化的、學員感興趣的形式來設計課程內容的呈現方法。
根據課程內容和培訓形式,列出每一頁PPT上的內容。
理解
認同
改變
討論并設計促使學員將培訓內化為行為習慣的方法和工具。
評估
討論并整理出學員必須掌握的課程關鍵內容。
討論并設計評估學員培訓效果的不同方法和工具。
課程大綱:
Day 1
時間
主題
內容
30分鐘
導入
從高手到教練
企業內訓師的2個客戶
企業:解決績效問題(目的)
學員:改變工作行為(路徑)
課程開發與設計的過程:以終為始
課程開發與設計模型:課程開發5步法
150分鐘
Step #1
企業績效問題
篩選問題行為
為什么要上這堂課:要解決企業什么問題
情景劇:挖掘培訓要解決的問題
表演問題相關的工作情景
發現導致問題的原因
列出目標學員的問題行為
討論目標學員的期望行為(課程目標)
評估員工期望行為的合理性
績效導向/可干預/可衡量
演練#1:設計《課程背景》、展示與點評
60分鐘
Step #2
課程目標設定
達成期望行為
培訓的目標:學員行為的改變
開發腳手架:如何撰寫課程目標
達成期望行為所需的思維/方法/工具
如何評估課程目標
可觀察/可衡量/太多嗎
演練#2:設計《課程目標》、展示與點評
120分鐘
Step #3
課程內容設計
開發腳手架:課程內容的設計
頭腦風暴/篩選分類/課程邏輯視覺化
課程內容的檢視
類別:理論、案例、方法、工具、測試
落地:內容是否指向行為改變
簡潔:內容是否必要
演練#3:設計《課程邏輯》、展示與點評
晚間/課后
60分鐘
開發成果輔導1
第一天知識點復盤與總結
每位學員完成自己的課程設計#1
課程背景(績效問題、問題行為)
課程目標(期望行為)
課程邏輯(課程內容)
每組顧問對學員成果進行輔導與反饋
Day 2
時間
主題
內容
180分鐘
Step #4
教學形式設計
第一天內容回顧與復習
視頻賞析:信息傳播策略
開發腳手架:學員心理規律與課程邏輯
興趣--理解--認同--改變—評估
如何引發學員興趣
具有吸引力的開場形式
如何促使學員理解
幫助學員理解的授課技巧
如何贏得學員認同
提高培訓說服力的技巧
如何激發學員改變
讓學員內化的技巧和工具
如何評估培訓效果
常用的方法與工具
演練#4:設計《課程大綱》、展示與點評
60分鐘
Step #5
產出課程成果
課程大綱設計
如何設計課程名稱
課程大綱中的文字技巧
課程PPT的4個設計原則
Rule #1:簡潔
Rule #2:視覺化
Rule #3:對齊
Rule #4:風格統一
演練#5:設計《課程PPT》、展示與點評
120分鐘
成果匯報
成果展示與點評
每個小組現場展示
選定發言代表
說課(介紹課程結構,5分鐘)
呈現(模擬授課,5分鐘)
成果反饋與點評
學員反饋、導師點評與修改指導
晚間/課后
60分鐘
開發成果輔導2
第二天知識點復盤與總結
每位學員完成自己的課程設計#2
課程大綱(二級)
課程PPT
講師手冊
每組顧問對學員成果進行輔導與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