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美國銀行法的主要內容
第一條,《聯邦銀行法》(National Bank Act),1863年。
第二條,《聯邦儲備銀行法》(Federal Reserve Act),1913年。
第三條,《1933年銀行法》(Banking Act of 1933),1933年。
第四條,《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Financial Servives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
第五條,《銀行控股公司法》(Bank Holding Company Act),1956年。
第六條,《聯邦存款保險法》(Federal Deposit Insurace Act)。
第七條,《密克菲頓法》(McFadden Act),1927年。
第八條,《平等信貸機會法》(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
第九條,《房屋抵押貸款披露法》(Home Mortgage Disclosure Act)。
第十條,《社區再投資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第十一條,《1978年國際銀行法》(International Banking Act of 1978)。
第十二條,《美國統一商法典》。
第十三條,《聯邦信用社法》,1970年。
第十四條,《銀行合并法》,1966年。
第二部分,美國銀行監管體系
第一條, 美國銀行管理機構
第二條,聯邦銀行管理分工
第三條,美國銀行監管理念
第四條,美國銀行管理體系
第三部分,美國銀行機構和實體
第一條,美國銀行概念
第二條,美國銀行與中國銀行的巨大差別。
第三條,美國銀行實體
第四部分,美國銀行的成立
第一條,成立公司與銀行的不同
第二條,選擇成立銀行的性質
第三條,聯邦銀行注冊程序
第四條,州銀行注冊程序
第五條,聯邦儲蓄和貸款銀行成立
第六條,聯邦銀行注冊主管機構的裁量權
第五部分,進入美國銀行業的其他途徑
第一條,州銀行向聯邦銀行轉換。
第二條,聯邦銀行向州銀行轉換。
第三條,銀行控股公司
第六部分,美國銀行功能和限制
第一條,美國銀行作用-萬能中介
第二條,銀行功能
第三條,投資
第四條,對銀行非投資業務的限制
第五條,對銀行貸款和存貸利率限制
第六條,銀行運營三法則。
第七部分,外資銀行進入美國的形式。
第一條,聯邦注冊。
第二條,州注冊。紐約。
第三條,外資銀行與美國銀行的差別。
第四條,美國審批外資銀行進入的考慮因素。
第五條,美國批準外資銀行進入的標準。
第六條,美國對外資銀行在美經營要求
第七條,目前在美的外資銀行
第八部分,美國政府對外資銀行的監管
第一條,監管外資銀行的法律體系
第二條,美國對外資銀行的監管體系
第三條,美國現有法律對外國銀行的監管缺陷。
第四條,美國國際銀行法與外國銀行保密法的沖突。
第五條,外資銀行管制的國際合作。
第九部分,美國銀行境外發展的法律管制
第一條,發展史
第二條,美國對銀行海外分行的法律管制
第三條,銀行申請設立海外分行的條件。
第四條,美國銀行對其海外分行所承擔的責任。
第十部分,美國銀行整頓與關閉
第一條,整頓
第二條,關閉和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