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廠長、經理等中高層管理者、基層管理人員、人力資源從業人員
目的
本課程從企業管理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結合新頒布《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通過具體經典案例的分析和講解、現場答疑的方式,幫助企業掌握常見勞動合同
內容
第一部分:《勞動合同法》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實施后勞動合同訂立與運用技巧 1、新勞動合同法下勞動合同簽訂前的注意事項 2、新勞動合同法下試用期的運用和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風險規避 3、新勞動合同法下崗位與工作內容約定的注意事項 4、關于勞動合同中工時制的選擇與風險規避 5、工資與福利約定中的風險分析與約定 6、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定義、區別與風險控制 7、見習期、學徒期、實習期與試用期的區別與應用 8、新勞動合同法下勞動合同期、培訓服務期約定誤區與控制技巧 9、有固定期限合同變更與無固定期限合同簽訂的風險控制 10、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條件的約定與風險規避 11、違約金及賠償金的設定策略 第二部分:企業用工風險防范與應對策略 1、企業招聘中的風險與應對 2、新勞動合同法下招聘廣告、員工入職登記表、職工名冊的設計要求及作用 3、企業用工模式在新法律體系下的必要調整 4、企業應對工會組織成立與集體合同談判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工會的特殊法律地位; 第三部分:企業規章制度、員工手冊的內容及撰寫技巧 1、規章制度、員工手冊的類型、性質及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規章制度、員工手冊包含哪些內容及常見的不合法規定,制定員工手冊的原則和方法 3、新勞動合同法下制定員工手冊、規章制度的法定民主程序、公示程序實務操作技巧 4、員工手冊在運用中的訣竅,有哪些關鍵點必須涉及,有哪些錯誤必須避免 5、新勞動合同法下勞動合同管理制度制訂要點 6、新勞動合同法下的病假、工傷、“四期”員工管理制度制訂要點 7、新勞動合同法下的加班管理、加班風險控制制度制訂要點 8、新勞動合同法下的獎懲制度制訂要點 9、企業薪酬福利制度設計、制訂要點與風險規避 第四部分:新法下,企業對職工獎懲的實務 1.國務院為何廢止《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2.廢止《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對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有什么影響? 3.企業可否自行制訂職工獎懲辦法? 4.企業對違紀違規員工,是否仍可沿用開除、除名、辭退、罰款等處罰方式? 5.結合績效管理及薪酬制度,如何實施對職工的獎懲? 6.如何與《勞動合同法》相結合,使企業職工獎懲辦法依法制訂? 第五部分: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下違紀員工處理技巧 1、違紀處理的原則和依據 2、員工違紀的處理方式和時間掌握 3、如何辦理辭退員工離職手續及出具相關證明文件 4、開除、除名、違紀辭退三種懲處方式的聯系與區別 5、如何進行違紀員工的事實調查、證據固定及申訴 6、如何追索違紀員工的違約賠償責任 7.如何通過有效管理,減少怠工行為 8.有效解聘怠工員工技巧 9、如何辭退違紀員工,過失性辭退員工的條件、程序及補償 10、如何辭退沒違紀員工,非過失性辭退員工及經濟性裁員的條件、程序及補償 11、如何完善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以便處理違紀員工 12、企業辭退違紀員工時的違約金、補償金和賠償金有效控制 13、辭退員工補償所得稅的處理 14、企業在日常勞動關系管理中的常見問題(誤區) 15、如何處理送達書面通知的舉證及證據固定化等疑難問題 第六部分:企業管理有關協議的撰寫、變更技巧 1、培訓協議、服務期與違約金約定技巧及注意事項 2、競業限制協議撰寫與約定要點 3、保密協議撰寫與約定要點 4、勞務派遣協議的撰寫與風險規避 5、新勞動合同法下離職協議的制訂要點 6、新勞動合同法下勞務協議的制訂要點 第七部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操作實務、舉證責任的有關規定與風險控制 1、舉證責任的變化及舉證責任分配方式?什么情形下適用“誰主張誰舉證”?什么情況下適用“舉證責任的倒置”? 用人單位拒不提供屬于其掌管的證據會承擔怎樣的不利后果? 2、證據的種類及各種證據的證明效力及實際操作? 3、勞動爭議調解處理技巧與風險防范 4、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的行使與風險防范 5、勞動爭議仲裁主體(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有利害關系第三人)的選擇與風險防范 6、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辨別與風險防范 7、勞動爭議仲裁決效力的判斷與風險防范 8、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申請執行操作技巧與風險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