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勝任力模型研究與應用的開創者麥克里蘭認為:“我們從超級明星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認為:“不能量化就不能管理”;戰略大師加里.哈默認為:“把從
每個經驗中獲得的觀察進行擴大的能力是資源杠桿性運用的關鍵組成部分”。
勝任力模型的構建與測評是人才管理的兩個關鍵問題,建模解決了人才“質的標準”,測
評則解決了勝任力“量的測量與鑒定”,只有解決了這兩個關鍵問題,人才管理才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 課程收益
→ 掌握勝任力模型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和流程
→ 掌握勝任力詞條的編寫技術
→ 掌握勝任力模型構建的戰略分析法
→ 掌握勝任力模型構建的行為事件訪談法(BEI技術)
→ 學會應用各種技術組合進行勝任力模型構建
→ 掌握勝任力測評的各種基本方法和手段
→ 學會應用各種測評技術綜合地進行勝任力測評
→ 掌握評價中心的構建流程與方法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勝任力模型構建的技術實務
一 勝任力的概述
◇ 勝任力的緣起、發展與應用
◇ 勝任力作為管理工具的內在價值(經營績效)
◇ 勝任力如何改善企業管理系統
◇ 基于勝任力的“雙面績效”
☆ 視頻案例:GE的人才經營戰略
☆ 視頻案例:華立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的三大創新
二 勝任力詞條編寫技術
◇ 勝任力詞條的基本結構
◇ 勝任力詞條選擇與定義
◇ 勝任力維度、構面的組合(實證方向、心理學方向)
◇ 行為的定義與描述(操作性定義)
◇ 行為的等級劃分
☆ 練習:尋找“土狼”的基因——任正非給華為員工的一封信
☆ 練習:分組按勝任力詞條的完整結構編寫勝任力詞條
三 勝任力模型構建的戰略分析法
◇ 企業價值創造模式與勝任力
√ 客戶親密型的價值創造模式需要什么樣的勝任力
√ 高效運作型的價值創造模式需要什么樣的勝任力
√ 產品領先型的價值創造模式需要什么樣的勝任力
◇ 企業業務戰略與勝任力
√ 根本變革與漸進變革戰略各需要什么樣的勝任力
√ 回報戰略與增長戰略各需要什么樣的勝任力
√ 不同的業務戰略組合需要什么樣的勝任力
◇ 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如創業、擴張、規范化、鞏固)所需之關鍵勝任力
◇ 企業文化與勝任力
☆ 視頻觀摩與練習:構建第二次創業的勝任力模型
☆ 練習:根據不同的戰略模式構建勝任力模型
四 勝任力模型構建的行為事件訪談法(BEI技術)
◇ 定義績效標準、選取效標樣本
◇ BEI行為事件訪談法概述
◇ BEI行為事件訪談法的實施流程
◇ BEI行為事件訪談法的STAR提問技術
◇ STAR提問時的注意問題
◇ BEI編碼技術
◇ 數據處理與統計技術
☆ 實戰演練:學員扮演被訪談者與訪談者分組進行BEI訪談
☆ 實戰演練:某銀行BEI訪談記錄實例評估
☆ 實戰演練:勝任力編碼
五 勝任素質建模的其他方法和工具
◇ 標桿分析法
◇ 問卷調查法(如何設計調查問卷、問卷統計分析)
◇ 勝任素質辭典分析法
◇ 勝任力模型構建的技術選擇
☆ 案例展示:某集團財務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 案例展示:某公司核心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第二部分 勝任力測評實務
一 勝任力測評的概述
◇ 勝任力測評是什么
◇ 勝任力測評的基本模式
◇ 勝任力測評的關鍵術語(信度、效度、標準化、常模)
二 觀察法
◇ 日常觀察法
◇ 無領導小組討論
◇ 角色扮演
☆ 視頻觀摩:無領導小組討論
☆ 視頻觀摩:角色扮演
三 訪談法
◇ 傳統訪談(BEI)
◇ 即時計分訪談
四 測量法
◇ 測驗法
◇ 問卷法
◇ 心理投射技術
◇ 文件筐測驗
五 勝任力評價操作實務
◇ 勝任力解構
◇ 指標轉化
◇ 確定每項指標的測評方法和題目
◇ 測驗題目的試用與標準化
六 評價中心的構建
◇ 評價理論體系
◇ 評價標準體系
◇ 評價方法體系
◇ 評價專家體系
◇ 評價題庫體系
◇ 評價反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