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企業能否在持續發展中獲得成功,不僅取決于正確的戰略、戰術,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團隊凝聚力的高低。在企業實際運營中,為什么有些團隊凝聚力強?而有些團隊凝聚力差?如何打造高效的團隊凝聚力……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管理人員。
《團隊凝聚力提升》課程是專門解決團隊凝聚力的實操性管理課程。本課程不但深入剖析什么是團隊,如何通過有效的團隊管理、激勵,溝通協作等提升團隊的整體凝聚力,還結合大量的案例討論和實際操作,系統的對整體凝聚力不佳的組織原因進行剖析,將枯燥的管理知識轉換為通俗易懂的操作方法,從而有效幫助中高層管理人員提升組織的凝聚力。
【課程收益】
1. 掌握團隊凝聚力的本質
2. 掌握提升團隊配合效能的五種方法
3. 掌握提升團隊成員心理歸屬的四大因素
4. 掌握團隊關系處理的方式和方法
5. 掌握團隊凝聚力提升的四大要訣
6. 掌握團隊激勵管理的應用方法和技巧
7. 掌握提升團隊溝通與協作的方法與工具
8. 掌握提升團隊執行力的思維及方法
【課程對象】企業中基層管理人員
【課程時長】2天,12小時/天
【講師分享大綱】
第一單元:什么是團隊凝聚力
1. 小組討論:團隊的特性
2. 小組討論:什么是團隊凝聚力?
3. 打造高效凝聚力對團隊的重要性
4. 團隊凝聚力的三大特征
1) 信賴性
2) 依賴性
3) 服務從
4. 團隊凝聚力的本質:整體配合效能×歸屬心理=凝聚力
1) 配合效能的定義與范圍
2) 歸屬心理的定義與構成
第二單元:打造高效團隊凝聚力:提升配合效能
1. 團隊成員的分工:執行者、管理者、領導者
2. 團隊中的角色與職責分工
1) 執行者:給出結果
2) 管理者:通過別人完成工作
3) 領導者:通過構建氛圍提升組織績效
3. 協作流程的銜接
1) 什么是協作?
2) 跨職責的流程銜接
4. 工作標準的統一
1) 同一標準下的團隊績效
2) 工作標準的三個方面
5. 過程管理的控制
1) 過程管理的四大內容
2) 過程控制的五大方法
6. 溝通反饋的機制
1) 團隊高品質溝通模型
2) 團隊中的四種溝通機制
第三單元:打造高效團隊凝聚力:提升心理歸屬感
1. 什么是心理歸屬感?
2. 共同價值觀是心理歸屬的前提
1) 什么是共同價值觀?
2) 團隊中五個方面的清晰目標
3) 價值觀中的立場和角度
3. 信任是心理歸屬的基礎
1) 塔西佗陷阱與團隊信任
2) 基于能力的信任
3) 基于動機的信任
4. 情感是心理歸屬的關鍵
1) 中國人際關系的特點
2) 情感決定立場
5. 文化是心理歸屬的保障
1) 什么是文化?
2) 搞事情”與團隊文化建設
第四單元:團隊關系處理與凝聚力提升
1. 團隊成員的關系
1) 發現團隊成員的優勢
2) 團隊成員正確行為的表揚
3) 團隊成員錯誤行為的指正
2. 團隊沖突的處理
1) 案例研討:什么是團隊沖突
2) 小組討論:團隊沖突的原因分析
3) 團隊沖突的類型與五種解決方法
3. 團隊凝聚力提升的四大要訣
1) 明道
2) 取勢
3) 優術
4) 樹人
第五單元:團隊溝通與協作
1. 管理溝通VS人際溝通
2. 團隊溝通與協作
3. 對上溝通容易出現的三大誤區
4. 對上溝通思維轉變三部曲
1) 從員工思維到管理者思維
2) 從單一執行責任到管理責任
3) 從個體價值到團隊價值
5. 案例演練:承接來自領導的工作任務(對上溝通)
6. 管理上級的RMCS模型
7. 對下溝通的誤區
8. 案例演練:來自于資深員工的工作推脫
9. 權力的定義:職位權力、交換權力、影響權力
10. 實戰討論:使用三項權力的分析
11. 來自橫向管理中障礙
1) 你部門認為的重點,卻不是其他部門認可的重點
2) 你部門認為的目標,卻不是其他部門眼中的目標
3) 你手中沒有可讓關聯部門必須全力配合你的全力
12. 在跨部門協作中,“應該“和道理失去了作用,
13. 只有以目的導向地看清事實;
14. 當你無法命令他人時,只能靠激發他人的積極性來合作;
15. 你需要以幫助他人的行動來獲得他人對你的支持。
16. 案例演練:大客戶訂單丟失誰之過?(上)
1) 問題1:分析影響大客戶訂單丟失的三個重要部門
2) 問題2:找出導致大客戶訂單丟失的最重要的5個原因
17. 做了什么或負了什么責任不一定等于對他人的價值。
18. 對他人的貢獻就是他人從你的行動中獲得的需求滿足和價值鏈接。
19. 完成工作和貢獻價值的區別
20. 價值貢獻的定義:貢獻=價值*能力
21. 案例演練:大客戶訂單丟失誰之過?(下)
問題1:銷售部對儲運部的價值貢獻
問題2:儲運部對銷售部的價值貢獻
22. 如何做好橫向管理:橫向管理3C原理
23. 實戰討論:
1) 描述你的部門價值
2) 繪制你的部門實現價值的能力曲線
第六單元:團隊激勵與執行力提升
1. 激勵的神奇作用
2. 團隊激勵與激活技術的應用
3. 團隊激勵的基礎:雙因素理論
1) 本能激勵——員工本性管理
2) 精神激勵——員工屬性管理
3) 價值激勵——員工價值管理
4) 互動激勵——員工特性管理
4. 構建員工活力的管理環境
5. 構建員工責任的管理環境
6. 構建員工共同利益與目標的管理環境
7. 構建全員參與的管理環境
8. 構建員工榮譽感價值感的管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