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意義
2017年1月25日**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傳發展工程的意見》,再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背,是我們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傳統文化,包蘊修身立命的禮儀文化。仁愛、守信、正義、尚禮、求大同、存小異,是其精髓。以文化之,以禮教之,是其大義。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言為心聲,相由心生,虛極靜篤,返觀內照方有和氣之色,有和氣必生愉色,有愉色必生婉容;仁者愛人,修己敬人。儒家傳統禮儀文化對國家公職人員的氣質風度,閱歷見識、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都有一定規范作用,養君子之風度,修仁德之言行, 不僅是公務人員立身處世的重要法寶,更是成就事業的必要條件。
二、課程收獲
1 、知“禮” —— 禮之用,和為貴、修己敬人,仁者愛人
2、習“禮” —— 感恩有善;厚德載物、雅量容人,和而不同
3、依“禮” —— 相由心生,言為心聲,和言悅色,愉色婉容
課程時間:6小時
分享對象:各機關單位公務人員
課程大綱:
一、禮儀與政務工作的和諧關系
1、禮之用和為貴——和諧人際的三大維護法則
2、舒服力決定影響力——禮儀在平衡天人物我四維關系中的價值
3、禮儀的核心是修己敬人——自尊與低自尊不同思維
4、傳統禮儀文化在政務工作中的智慧應用
二、形象力=影響力 —— 形象與角色的高度匹配
1.內心世界不脛而走——“微表情”與“微行為”表現力
2.不要對我說謊——讀心神探的秘密武器
3.目光會說話、站、坐、行、蹲體現個人氣質
4.以“貌”取人論身價的職場潛規則
5.職業領袖的著裝規范與要領
6.職場無性別、穿衣有禁忌
7.職場形象、上下有別
三、言之有情語之有術
1.情感比內容重要、氛圍比技巧重要
(1)政務人員語言三原則:情感、氛圍、環境(2)言談“規范”溝通 文明”
禮貌用語 文明用語 書面用語 電話用語 網絡用語
2.說對方想聽的、聽對方想說的,把話說到心坎上
(1)溝通的三原則與六禁忌
(2)溝通五件寶:微笑、贊美、提問、關心、聆聽
3、換位思考、控制情緒、同情共處、懂得贊美
(1)排除溝通的四大障礙
(2)有效共同的四步和諧曲
(3)溝通中自我情緒的管理與掌控
(4)如何與不同角色對象溝通的技巧與原則
四、政務接的禮儀規范
1社交往來之“宴請”禮儀——你在品食物,別人在品你
(1)中餐禮儀
(2)西餐禮儀
(3)自助餐及商務酒會禮儀 2、用秩序與規格表達心意——“商務三禮“ (1)會面禮儀(介紹禮儀 握手禮儀 名片禮儀 手勢禮儀)
(2)位次禮儀
會面會談位次 拍照合影位次 轎車 飛機 輪船位次
引領引導位次 電梯樓梯走位 站位
(3)陪同、接送及饋贈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