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一)前言
國有資產的概念;國有資產的種類;我國國有資產的發展現狀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產管理新體制與原體制的區別。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的制定背景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卻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進行了一系列財政體制改革: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及“收支兩條線”。
具體內容:
一、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一)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的形成渠道和表現形式
1.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的形成渠道
2.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的表現形式
(二)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內容
(三)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原則
1. 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
解決辦法;2004年實物費用定額試點情況。
2. 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
3. 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
(四)行政單位國有資產配置原則和標準
1. 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規章制度
2. 資產配置應當與行政單位履行職能需要相適應
3. 資產配置應當做到科學合理,優化結構,勤儉節約,從嚴控制。
4.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的配置標準
(五)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的使用
1. 行政單位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的規定。
2.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清查盤點的規定。
3.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使用的其他規定。
4.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的內容和要求
(六)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的處置
1. 資產處置的形式
2. 資產處置的范圍和要求
3. 資產處置的審批
4. 處置方式:拍賣;招投標;協議轉讓
5. 處置收入
(七)行政單位的資產評估與資產清查
1. 行政單位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情形
2.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評估應委托具有評估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
3. 進行資產評估的行政單位,應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并對其客觀性、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預評估機構獨立執業。
4. 行政單位的財產清查。
(八)行政單位產權登記與產權糾紛
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一)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形成渠道和表現形式
1.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形成渠道
2.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表現形式
(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原則
1. 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
2. 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原則
3. 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
(三)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配置
1.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的條件
2.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的原則
3. 事業單位資產調劑的主體
4. 事業單位資產調劑的管理建議
5. 事業單位限額以上的資產購置審批程序
(四)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使用
(五)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