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轉型升級路徑
據《中國民企死亡全書》披露:中國每年有約100萬家民營企業倒閉,60%的民企將在5年內破產,85%將在10年內消亡,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年。 而日本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0年,美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為40年。民營企業破產倒閉是這個時代經濟生活中常聽到的音符,它給中國人心中的“實業興國”夢想狠狠地刺上一刀。一方面民企不斷倒閉破產,另一方面外企在中國市場上擴張勢頭更甚,世界500強企業的絕大部分已經登陸中國。
我們看到,中國加入WTO之后,國外企業和產品蜂擁而入,正以強大的資本和競爭能力擠壓中國的民族經濟,中國本土產品和品牌正在被外資企業排擠出局。
中國企業創業發展史的八大反思
一、“一夜暴富”
二、“家天下”
三、“成王敗寇”
四、“創新思維、首創精神”
五、“和諧發展、雙贏思想 ”
六、“農耕文化”
七、“價值觀、信仰”
八、中西“二元化”
一、殤折之惑
1.中國民營企業“曇花現象”
中國企業的發展規律可用一句話來形容:“壽命短、長不大,大不強、長不久”!
2.明晰中國制造業的大背景
3.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背景
4.中國傳統制造業優勢
5.中國制造業業發展的瓶頸
中國制造以“廉”取勝而非以“精”取勝。
中國制造為“在中國制造”而不是“由中國制造”
中國研發為“在中國仿制”或“由中國山寨”
中國制造只是“中國組裝”
中國制造的增值回報分析,仍處于產業的低利潤區。
研發、制造和銷售業務系統兩端弱。
產業結構低下,兩高兩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技術含量、產品附加值較低)
6.企業失敗的原因分析
二、內憂外患
1.企業存在和發展的根源
2.中國制造兩高兩低不可持續性的生產模式
3.企業競爭力的五大指標
4.制造業面臨著30年來嚴峻的考驗
5.大轉型=大變革
我國經濟宏觀調控迫在眉睫;
期間國際金融海嘯來襲;
經濟的急速下滑,市場 激烈震蕩,生產經營困難,減產、停產、保生產的企業增多;
人力與材料成本急速上漲,通漲與通縮并行;
銀根緊縮、人民幣升值,貨幣戰與貿易壁壘接踵而至;
金融危機蔓延且至今尚未見底,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惡化,外部危機的延伸,更加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三、轉型升級
當今,很多企業管理講師教授和民企老板紛紛嚷著要引入西方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對民營企業進行改造,殊不知,他們正在犯一個嚴重的錯誤。。。。。。
1.轉型升級擇人而任勢
2.變革先變人,思路決定出路!
3.維新恒變---國家與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唯一的路
4.社會轉型、經濟轉型、企業轉型
5.轉型升級的八大方略
6.克服浮躁,科學型轉軌
7.企業轉型發展的三個階段
四、核心路徑
案例:水泊梁山的轉型升級
1.轉型發展修道而保法
2.變革哲學“無形決定有形”
3.中國制造經營思路9反思
4.治國、平天下的核心
5.企業經營管理治理
6.企業戰略的總體思路
7.經營管理目標規劃思路
8.建立有效的人才治理機制
9.建立共和的企業文化
五、管理升級
1.建立企業規則文化
2.管理升級八大路徑
3.管理模式之六化
4.企業規范化之四元素
六、解惑答疑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企業發展成規模型企業也不過二十多年,整個中國民營經濟尚未形成穩定成熟的運作模式,一切都還在探索之中。外企先進的管理方式對于中國企業還顯得那么的陌生。西方企業家經過了長達幾百年的市場經濟磨練,早已穩定成熟,而中國企業只不過走過了20多年的道路。“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修煉”,意味著民營企業在未來的發展歷程中,將經歷痛苦轉型的整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