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整合治理
拋磚:《三國》的幾位主公(老板)
引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家族企業能夠存活50年以上。家族企業結構本身就已經嵌入了企業未來死亡的癌細胞,癌細胞總有一天會發作,會導致企業破產。家族化結構本身就已經決定了家族企業對現代管理模式存在一種內在否定。
國與國、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之所以有良惡優劣之分,其根本原因均在思想或意識。故培訓核心是從學員人性、文化、思維角度去思考學員與民企的問題,而求傳道、解惑及授業。
一、家族企業之困
思考:家族企業治理的十大結癥
1.家族企業對社會貢獻
2.短壽的中國家族企業
3.中國家族企業發展之困
家族企業創業的模式
家族企業的定義以及特色
家族企業發展的特點及瓶頸
家族企業5大優勢
中國家族企業7大弊病
弊病導致治理存在的10大問題
案例:漢高祖、唐太宗的思考
二、家族企業轉型的意義
我國經濟宏觀調控勢在必行!
全球性金融危機!
市場通漲緊縮并行, 激烈震蕩,企業經營困難……。
金融危機蔓延且至今尚未見底,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惡化,外部危機的延伸,更加嚴重影響了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
家族企業面臨著30年來嚴峻的考驗,怎么辦?
觀點:轉型升級——國家與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唯一的路
觀點: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 之 社會轉型、經濟轉型、企業轉型
1.21世紀的家族企業經營與管理——職業化管理是家族企業成長的必然選擇
職業化管理是必要性、必然性
家族企業職業化道路的5個敗因
職業化道路家族企業的6大問題
職業化管理的首要問題是——去家族化
去家族化2方式與9方法
去家族化方式與方法
三、厘清企業三大關系網
案例:“真功夫”的反思
1.家族企業三大“關系網”
2.家族成員之間的關系
3.家企不分的危害
4.厘清四種特殊人物
5.厘清多個權力中心形式
四、厘清企業四大矛盾
案例:溫州“桂新園” 的思考
1.家族企業四大矛盾關系演變圖
2.家族企業的四大矛盾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家族成員與非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家族企業家與非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創業元老與新生力量的矛盾
3.家族成員之間關系的梳理
案例:“桃園義氣”的思考
4.元老VS新生力量關系的梳理
案例:“杯酒釋兵權”的思考
5.家族成員VS非家族成員關系的梳理
處理好家族與非家族成員的關系
消除內外有別的弊病
案例:劉備集團的思考
6.家族企業家與經理人之間的矛盾
案例:白帝城托孤的思考
五、建立家族企業治理模式
案例:經理人司馬懿、陳曉的思考
1 、明晰產權并逐步實現產權多元化
2、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分開
3、引入經理人,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4、積極推進專業化、制度化管理
5、企業傳承
交給誰?
交什么?權、責、利
如何交?
如何接?
案例:富二代孫權接班的思考
6、品牌國際化
7 、企業公眾化、社會化
8、建設和諧創新的企業文化
① 打造信仰文化
② 建立大家文化
③ 創造政工文化
案例:民企老板為人與企業文化
(優秀型):老板為人跟劉備一樣
(良好型):老板為人跟曹操一樣
(中等型):老板為人跟孫權一樣
(次劣型):老板為人跟袁紹一樣
(惡劣型):老板為人跟董卓一樣
結束語:家族企業想要做到做精、做強、做大、做久,就必須徹底擺脫家族化。家族化是成功與失敗之間的一條鴻溝,勇敢地跨過去,企業就走向輝煌。如果站在鴻溝邊躊躇不前,后的結果就是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