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管理者都認同對下屬輔導、培訓的重要性,也在利用各種機會和方式對下屬進行指導,但限于教導及培訓的方法技巧、員工對指導的認可接受程度等各種因素影響了輔導工作的效果。在對下屬的指導上,大部分企業目前僅限于解決問題式的輔導,如何引導員工內生動力、主動自發的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并且不斷提升工作績效是很多企業面臨的難題。
課程目標:
1、了解教練技術的相關知識;
2、轉變觀念,認識到班組長作為教練角色的重要作用;
3、掌握教練的過程、方法與技巧;
4、提升班組長的教練領導能力,掌握不同年齡段員工特點,實現輔導下屬的有效性。
課程時間:
1天(6小時/天)
授課方式:
案例分析+實踐演練+提問互動+分組討論+咨詢指導
課程大綱:
啟發開篇:喬丹是否需要教練
第一部分 認知教練技術
1. 教練技術的起源
2. 教練角色
3. 什么是教練技術
4. 教練技術的信念基礎
5. 什么是教練式輔導
6. 教練式輔導的管理價值
7. 教練輔導模式與傳統模式
第二部分 教練式輔導應用
1. 教練式輔導的重點對象
2. 教練式輔導的時機
3. 教練式輔導的關鍵過程
尊重,建立信任
積極傾聽
提問啟發,激發潛力
商討改變
第三部分 班組員工管理
1、 班組團隊形成
成立期
動蕩期
穩定期
發展期
2、 班組長的個人素質要求
知識
技能
3、 不同年齡段的員工特點
60后
70后
80后
90后
4、 不同年齡段的員工管理
互聯網時代的影響
管理者心態調整
必須掌握的管理技能
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第四部分 課程總結與回顧
第五部分 課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