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習近平主席多次推薦王陽明心學,一顆被埋沒500年的國學明珠重現光芒,讓管理者設立定盤針,生發大智慧。王陽明是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和教育家,被稱為立德立言立功—“完人”。他精通儒釋道和兵法易經,創立的心學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一座髙峰。既是一位智者,又是指揮干軍萬馬的大明戰神,同時還是一位卓越的管理者。
稻盛和夫有著“經營之神”的美譽,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稱他為“企業家中的哲學家”,他將陽明心學應用于現代企業管理,創立的阿米巴模式是被實踐證明的成功模式,其核心是經營哲學。稻盛和夫踐行“敬天愛人”、“做人何謂正確”的經營哲學,創立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他在退休15年之后又臨危受命,任破產重建的日航CEO。
兩個人的出生時間間隔500年,兩位大圣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們都在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最通俗的故事:一個叫心學,一個叫心法,無非是人心,人性即人心,打仗也罷,經營企業也罷,大抵如此。王陽明是軍事家,卻沒有軍事巨作留下,他屢戰屢勝,一生無敗績,這都是靠什么取勝的?“心學”!心學居然能夠教會人打仗。稻盛是企業家,78歲高齡成功挽救日本航空的破產,耗時極短,卻很少看見稻盛有什么管理大論,最能代表稻盛的是“心法”,心法居然能夠教會人經營企業,不可思議。
【課程目標】
1.學習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理論,指導管理實踐
2.解讀四句教.知行合一,提升管理者的方法
3.學習稻盛內心強大的君子人格,以道御術
4.解讀稻盛哲學,提高心性,拓展經營
【課程簡介】
解讀陽明心學和稻盛經營哲學的形成過程、構造原理、與傳統哲學及傳統企業文化的差異,學習如何用“道”的哲學力量和高度經營企業。曾國藩硏習陽明心學,編練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歷時十二年克盡全功;經營哲學已經被眾多行業和企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其特征即非常適合國內企業經營的需求。宗英濤老師結合十數年的實戰管理經驗,結合國內十數家企業成功導入經營哲學的咨詢項目經驗,凝聚成此課程!
【培訓收益】
1、理解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和形成過程
2、稻盛經營哲學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3、陽明心學和稻盛思想中的心性學(心即理)深度剖析
4、陽明心學“經營十二條”的精髓剖析
5、經營哲學的構建方式和落地方式,為企業創造高利潤
6、稻盛和夫用“利他”思想作為哲學的立學原點,實現企業的“上下同欲”
7、稻盛的人生方程式剖析,建立企業的公平、公正的激勵機制
8、稻盛基于哲學的組織變革,建立“責權對等”的“賽馬”機制,選拔未來的經營人才
9、用經營哲學指導企業的運營,用回歸原點的方法把管理做簡單
10、稻盛哲學思想落地的利器阿米巴經營,實現道法術的完美落地
【課程大綱】
上午:
第一篇 陽明心學的誕生和發展
- 儒家思想的歷史演繹
- 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
- 宋明理學的核心思想
- 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異同
- 王陽明的人生軌跡和成就
- 龍場悟道
- 【天泉證道】四句教
- 四句教的經典詮釋
- 良知學說在日本的傳播
- 奠定日本商業精神的三位思想家
- 日本明治維新的兩位啟蒙導師
- “日本實業第一人”澀澤榮一
第二篇 陽明和稻盛的世界觀
- 無善無惡心之體
-【心即理】的本體論
- 每個人,首先屬于自己
- 企業管理中的“道”和“術”
- 【心即理】對企業經營者的四項啟示
-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 稻盛思想的三次轉變
- 如何理解“敬天愛人”
- 企業成功要靠三種力量
- 與宇宙的意志相和諧
- “心”是企業家的最后堅守
- 日航拯救成功的案例啟示
- 企業經營就是經營人心
- 企業里“誰是第一”
第三章 陽明和稻盛的人生觀
- 有善有惡意之動
- 孟子提倡的“人性本善”
- 荀子提倡的“人性本惡”
- 心即理vs性即理
- 東西方思想的分歧原點
- 稻盛和夫和德魯克
- 松下幸之助的“素直心”
- 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
- 六波羅蜜和了凡四訓
- 王陽明:日日反省回歸良知
- 順豐總裁王衛的“管理三板斧”
- 王陽明:工作即修行
- KDDI:稻盛和夫“利他”導向成功案例
- 體現稻盛思想的“京瓷哲學”
- 京瓷哲學手冊78條條目研讀
- 認為快不行了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
- 從知識到見識,從見識到膽識
- 如何做到“有意注意”
下午:
第四章 陽明和稻盛的價值觀
- “知”的四個層次
- 松下:自我反省,日求進步
- “致良知”的價值觀思想
- 何謂“良知”
- “致良知”對企業經營者的啟示
- 稻盛“致良知”為導向的商業成功案例
- 作為人,何謂正確?
- 判斷是否的三把尺子
- 稻盛:遵循原理原則經營,而不是常識
- 案例:中國的疫苗之殤
- 什么是“人的一等資質”?
- 稻盛和夫為何不用“聰明人”?
- 稻盛的用人觀:實力主義,而不是成果主義
- 自我燃燒的人、做事有言必行的人
- 稻盛“如何做一名優秀領導人”
- 京瓷領導心得12條
- 不能以現在的能力制訂目標
- 樂觀地構思、悲觀地計劃、樂觀地實施
- 寬嚴并濟,小惡似大善
- 如何有意識地“把自己逼入絕境”
- “抱著水管睡”背后的激勵思想和啟示
第五章 陽明和稻盛的方法論
- 為善去惡是格物
- 如何從經營層面理解“格物致知”?
- “知行合一”的功夫論
- “知行合一”對企業經營者的啟示
- 企業經營的“三境界”
- 稻盛和夫的實踐論: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 王陽明的功夫論:事上磨
- 貫徹“完美主義”
-“言出必行”制度的細節
- 創新的源泉來自哪里?
- 京瓷“三位一體”的綜合人事制度
- 京瓷哲學的落地邏輯:軟文化,硬制度
- 京瓷的“空吧”:酒要這樣喝,團隊更團結
- 稻盛哲學的四大學習原則
- 經營哲學是“一把手工程”
- 中國企業落地經營哲學的路線圖
- 經營哲學落地的注意事項
- 四川吉香居食品“心”的探索
-“技能的差異是有的,更多的心靈差異”
- 員工十項幸福工程,招聘30%員工是殘疾人?為何要這樣
- 理論很抽象,方法很具體- 哲學落地“七化”
- 導入經營哲學,吉香居收獲了哪些有意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