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與計劃管理
主講:曹曉峰
n 課程說明:
根據雙方溝通的內容以及了解到的目前績效指標的管理情況,主觀上判斷,目前設定的指標管理體系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w 指標的篩選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同公司的經營戰略方向聯結不清晰,容易導致偏離。目前比較成功的方式是根據公司的經營戰略,自上而下的展開戰略地圖,從而提出為實現既定的公司戰略而必須管理的績效指標,這樣的指標屬于戰略績效指標(S-KPI),越少越容易管理。S-KPI是提升公司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另外一些非戰略性的關鍵指標作為日常管理指標。
w 指標的重要性分類不夠科學?,F在分為主要指標、次要指標和共同指標,其劃分重要度也就是權重比例的目的更多地是為了目標管理(MBO)考核,而不是戰略目標的達成。為什么這樣分類?其重要度是怎么定義的?日常維持性的指標也需要進行管理,這些指標只要維持就好。很多指標都是相互關聯和作用的,尤其是目前大多數公司的組織構造都是職能化的,過分的強調績效指標的達成,極容易導致片面的追求指標結果而忽視過程的管理,很多時候,指標雖然達成了,可是公司的經營績效并沒有好轉。本次課程將應用平衡記分卡的四維指標體系,將現有的指標分類為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類關鍵指標(S-KPI)。
w 沒有看到(或者是有的)為實現關鍵績效指標(即現有分類中的主要指標)所提出的課題。為了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通常有三個管理方式,其一為Project方式,其二為KPI管理,其三為定期報告。指標本身沒有意義,關鍵是控制和改進指標的方法和過程。本課程將針對公司的業務實際,通過參與學員的討論,提出實現KPI的核心業務課題,并講授課題的開展方式和課題的管理。
n 課程目的:
w 結合公司的業務實際,以討論和實踐的方法學習目標設定與績效管理的基本知識。
w 應用戰略地圖和平衡記分卡的方法重新梳理現有的績效指標,使與公司的戰略相聯結。
w 通過戰略績效指標的選擇過程,提出內部業務流程的改進項目,指明改進方向。
w 借鑒其他公司的KPI管理模式,推進KPI目標的實現過程。
n 課程對象:生產、技術、質量部門負責人,績效管理主管,革新活動負責人等關聯人員
n 課 時:2天
n 課程大綱:(根據客戶需求和課前調研的實際情況,將有所變更)
一、績效管理概論
1. 目標管理(MBO)的歷史和發展
2. 績效管理的適用對象和范圍
3. 績效指標的主要形式與內容
4. 績效管理的基礎活動
5. 對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的批評
二、戰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
三、KPI的選定與管理
1. 基本方針設定
2. 經營條件分析
3. 綜合目標的設定與展開
4. 績效評估應用
5. 目標管理卡
6. 實習與討論
四、改善對策的選定與實施
1. 對策選定的程序
2. 建立對策方案與選定實施對策
3. 跨部門對策選定
4. 選定對策的實施和管理
五、案例介紹:三星某公司的TPI模式(Total Productivity Innovation)
1. TPI概要
2. TPI成果發布
3. TPI日常管理
4. TPI工作開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