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 | IE(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自1955年創立以來,一直在企業中扮演著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提升質量水平、改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品質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門輔助企業經營的主流科學,從方法工程、工作衡量、工作評價、薪酬制度以及工廠設計,一直到作業研究、決策分析等。 IE的目標是改善工廠的生產管理基礎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學理與實務相得益彰、保證管理效果,降低成本、改善經濟效益,以工程技術為基礎配合科學管理的技巧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預防問題。著名的豐田管理稱其為“賺錢的IE”。 |
課程大綱 | 第一部分: 詮釋工業工程(IE) 1.1 浪費的識別 1.2 IE基本概念 1.3 IE的發展歷程與特征 1.4 IE工程師素養 1.5 企業推行IE的注意的問題
第二部分: 防錯法:通過防錯提高效率 2.1 防錯法的概念 2.2 防錯法的作用 2.3 防錯法的應用范圍 2.4 防錯法的基本原則 2.5 防錯法的基本原理 2.6 防錯法的應用原理
第三部分:五五法:通過解決問題提高效率 3.1 什么是五五法? 3.2 五五法的目的 3.3 五五法應用原則 3.4 五五法原則表
第四部分:流程法:通過改善流程提高效率 4.1 流程法的定義 4.2 流程法的目的 4.3 流程法的應用范圍 4.4 流程法的應用
第五部分 人機法:通過人機配合提高效率 5.1 人機法的定義 5.2 人機法的目的 5.3 人機法的意義 5.4 人機法的應用原則 5.5 人機法的作用
第六部分 雙手法:通過雙手配合提高效率 6.1 雙手法的定義 6.2 雙手法的目的 6.3 雙手法的意義 6.4 雙手法的應用范圍 6.5 雙手法的作用
第七部分:動作改善法:通過改善動作提高效率 7.1 動改法的概要 7.2 動改法的作用 7.3 動改法的類別 7.4 動作經濟原則 7.5 預定動作時間標準(PTS)
第八部分 模特排時法(MOD):通過時間分析提高效率 8.1 模特法概要 8.2 MOD原理 8.3 MOD動作分類 8.4 MOD動作詳解 8.5 MOD動作改進
第九部分 標準時間與生產線平衡:通過平衡生產提高效率 9.1 標準時間概要 9.2 生產線不平衡的產生 9.3 平衡率與損失率 9.4 生產線平衡的方法 9.5 如何開展工位優化
第十部分 標準操作(SOP):通過穩定生產提高效率 10.1 標準操作基本概要 10.2 為什么要實行標準操作 10.3 標準操作卡的內容 10.4 標準操作卡要解決的問題 10.5 標準操作卡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