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
理解智慧城市規劃、智慧城市設計和智慧城市應用的具體含義和發展方向
智慧城市頂層規劃和業務級平臺及應用系統底層設計的重要參考,以及各級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門在制定智慧城市總體規劃和編制專項系統工程實施方案時的指南
可復制的創新發展經驗和建設運行模式,為產業界深入探索智慧城市新模式和新業態提供借鑒
在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數據匯聚整合、業務協同聯動、體制機制雙輪驅動等方面的廣泛實踐經驗,可以為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提供全新的角度、視野和思路
課程對象:
企業高層管理者: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分管副總等;戰略高層、戰略規劃、頂層設計負責人(ceo、cto、cio、cmo等);各個條線的業務負責人和技術專家;產品開發與創新人員、服務方案制定者;市場營銷策劃、客戶經理、產品經理等;創新業務的負責人,創新創業導師及實踐者
課程時間:3-6小時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建設的宏觀系統設計與新型城市智慧中心的頂層規劃
一、智慧城市建設的宏觀系統設計核心
1、智慧城市宏觀系統設計的雙核心:建設和運營,缺一不可
2、重建設,輕運營:缺少運營規劃的智慧城市建設,是技術的單純堆積;
3、重運營,輕建設:缺乏自建力量的智慧城市運營,將失去運營主導權
二、智慧城市的宏觀系統設計方法論
1、智慧城市是信息時代下城市發展的新形態
2、“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兩張網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3、智慧城市建設的步驟和方法
3、智慧城市建設的戰略能源—數據
4、智慧城市大數據的匯聚、流通和應用
5、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與總集成實施
6、可拆分、可組裝、快速部署、標準統一的智慧城市宏觀解決方案
頂層設計
信息平臺
建設標準
體制機制
流程再造
三、基于時空大數據的新型城市智慧中心頂層規劃
1、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5個“信息病”
2、“五位一體”治療城市“信息病”
3、新型城市智慧中心:智慧城市建設的“智慧大腦”:
數據治理“一平臺”,匯聚整合,共享應用
監測預警“一張圖”,實時感知,智能預警
協同聯動“一張網”,左右協同,上下聯動
應急指揮“一盤棋”,條塊聯動,一體調度
政府決策“一張表”,用數據說話,告別“憑感覺、靠經驗”
4、新型城市智慧中心的應用場景及價值
新型城市智慧中心帶給城市各級管理者的價值
新型城市智慧中心帶給城市的價值
案例:
“互聯網+”城市大腦
智慧城市指揮中心
智慧城市運營中心
第二部分、智慧城市的建設路徑規劃、升級方向與全面評估方法
一、智慧城市的建設路徑規劃
1、第一階段:智慧城市治理關鍵能力建設
城市業務綜合治理能力:構筑“全時段、全過程”治理架構
城市流程閉環創新能力:構筑“預—管—觀”架構
城市自動感知采集能力:構筑“感—聯—知”架構
2、第二階段:智慧城市運營關鍵能力建設
城市自動感知能力
應用服務能力
融合分析研判能力
業務運營服務能力
業務流程閉環能力
3、第三階段:智慧城市核心服務平臺建設
城市大腦平臺
能力支撐平臺
應用服務運營平臺
二、智慧城市核心服務平臺的建設規劃
1、城市大腦平臺的建設規劃
城市大腦發展背景
城市大腦業務架構
預—管—觀,城市運營模式創新
(1)融合計算,一鍵全預測(預)
(2)流程追溯,一網管全城(管)
(3)自動巡檢,一屏觀天下(觀)
2、能力支撐平臺的建設規劃
數據中臺
數據中臺
神經元管理中臺
多源視頻管理平臺
數字底座
3、應用服務運營平臺的建設規劃
未來智慧城市運營方向
智慧城市的運營模式
(1)運營生態,群智群力
(2)運營能力,自底而上
(3)運營圖譜,立體協同
智慧城市運營的體系化內容
(1)城市自動感知(感-聯-知)
(2)事件智能處置(預-管-觀)
(3)應用整合服務(多元應用場景)
智慧城市的全周期運營路徑
十大應用領域服務運營,全域監測,立體覆蓋
(1)10大應用方向
(2)30大應用領域
(3)400+綜合場景
三、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平臺的全面評估方法
1、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平臺的總體架構
2、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平臺的作用
3、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平臺的變革需求
4、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平臺的升級方向
處置力量的再整合
治理邊界的再拓展
效率能級的再提升
5、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平臺的管理對象(三動發現機制)
6、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平臺的“1+3+n”跨條線聯勤聯動模式(線上線上線下全面閉環)
7、數字賦能考核評估
數字化動態考核
區塊鏈技術下的考核機制
四、國內典型案例
1、電信運營商主導智慧城市宏觀設計的優勢:打造中國領先的智慧城市的建設者和運營商
中國領先的智慧城市標準
智慧城市的建設者
智慧城市的運營商
2、上海智慧城市“一網統管”案例深度解析
上海面臨的挑戰
上海網格化升級的建設歷程
數字化城市底座
(1)空間地理類要素-靜態數據
(2)城市運行類要素-動態數據
(3)管理流程類要素-管理類數據
上海數字化城市發展
上海多領域標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