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課題描述
一、課程背景
組織的成功在于企業戰略經營目標以及各級績效目標的達成,可有時績效達成不佳往往不是因為企業個體業務能力有問題,而在于個體組成的團隊、組織無法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其中,個體與個體、團隊與團隊、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善是協同效應欠佳的一個普遍而且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當前企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更快更好反應速度的情況下,職場人士亟需樹立全局觀念,提升責任心、團隊協作意識,掌握有效溝通特別是跨部門溝通與協同的能力,善于打破部門溝通墻的攻堅戰。尤其是引領團隊、承擔團隊績效達成重任的管理者,更需要在向上溝通、向下溝通、橫向水平溝通等多個方面都能取得快速、順暢、到位的結果。
針對以上需求,《企業中層基于管理任務的結構化溝通》培訓課程從企業管理者面臨的實際挑戰出發,闡明了管理者使命與溝通的關系、管理溝通的目的、實現溝通目的的機制、溝通信息有效傳遞的原理、如何有效向上溝通、如何有效向下溝通、如何橫向水平溝通等的理念認知與方法技巧,在培訓思考模式的同時也提供了基于管理實戰情境下的工具方法技巧,課程內容理念先進、符合實際,且具備很強的實戰性。
二、課程目標與課程收益
1、使學員明確管理者使命與做好管理溝通的關系。
2、使學員明確管理溝通的終極目的:求同存異、共識協作。
3、使學員認知學習溝通信息有效傳遞的表達、傾聽、反饋的技巧。
4、使學員學習掌握結構化溝通的原理與基本方法。
5、使學員學習掌握基于管理情境的向下溝通理念與技巧,包括目標共識達成、工作督導、工
作教導、激勵表揚等實戰方法。
6、使學員學習掌握基于管理情境的向上溝通理念與技巧。
7、使學員學習掌握基于管理情境的橫向溝通理念與技巧。
三、課程設置
1、培訓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者,也適合基層以及后備管理者的溝通力養成。
2、課程時長:2天
3、授課方式:
(1)本課程重在實際效果,力求語言簡潔、深入淺出、發人深省,采用知識宣導、案例啟發、
互動討論、現場評測、練習相結合的建構主義授課方式。
(2)建議培訓前分組并布置島嶼式(小組式)場地,以方便互動討論,達成更優的團隊學習
效果。
£ 第二部分:課題大綱
u 課程導入:關注所在,能量所在;溝通的角度
一、企業中層管理者的關鍵能力——高效溝通、求同存異、共識協作
1、企業中層的角色與使命
2、互動討論:中層管理者完成使命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3、高效團隊管理最重要的特征——三個標尺
(1)目標共識度
(2)協作一致度
(3)績效實現度
4、中層管理者開展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高效溝通、求同存異、共識協作
5、高效溝通、求同存異的“洋蔥圖”模型
(1)團隊練習與分享:與人的差異有關的因素的排序——天性、觀念、認知、心態、情緒、語言、行為
(2)“洋蔥模型”逆時針與順時針解讀
(3)求同存異的邏輯思考
二、企業中層管理者以溝通求共識的方法論
1、溝通的內涵
2、溝通冰山模型——提高溝通能力,減少溝通障礙的思路
3、溝通信息傳遞原理
(1)信息傳遞機制
(2)表達的要點
(3)有效傾聽的要點
(4)及時反饋
4、結構化溝通要素解讀與5W1H方法:目的、內容、對象、場合、時機、方式
5、中層管理者角色與工作任務在溝通上的體現
6、對下級:基于任務1——團隊任務分配與工作安排的結構化溝通技巧
(1)結構化溝通目的與目標:達成團隊共識與個人目標承諾
(2)結構化溝通策略與方法:ORID聚焦式會話法;如何作好工作安排?
(3)ORID聚焦式會話法小組練習
(4)視頻分享:工作安排與部署的六步法
7、對下級:基于任務2——工作督導與建設性反饋的結構化溝通技巧
(1)結構化溝通目的與目標:了解工作狀態與原因、及時有效糾偏、令對方做出改善承諾,實現高效督導
(2)結構化溝通策略與方法:先跟后帶的積極探詢式對話法;漢堡包法則;對事不對人
(3)案例與小組練習
8、對下級:基于任務3——工作教導的結構化溝通技巧
(1)結構化溝通目的與目標:引導員工發現績效與能力短板,變被動為主動學習
(2)結構化溝通策略與方法:平衡輪工具應用
(3)平衡輪工具應用現場練習
9、對下級:基于任務4——激勵表揚員工的結構化溝通技巧
(1)小組場景模擬
(2)結構化溝通目的與目標:激發員工士氣,引導正向行為
(3)結構化溝通策略與方法:積極期望的溝通模式,贊美的HAPPS技巧
(4)贊美技巧現場練習
10、對同級:基于任務5——跨團隊/部門溝通協調的結構化溝通技巧
(1)結構化溝通目的與目標:化解沖突,達成有效協作
(2)結構化溝通策略與方法:共贏溝通模式;換位思考與同理心;作好溝通中的情緒管理,4D臺詞轉換技巧
(3)案例分享與練習
11、對上級:基于任務6——有效與上級領導溝通的結構化溝通技巧
(1)如何請示匯報
(2)如何正確面對領導的批評指正
(3)如何接受領導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