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一、運營操作風險概述
案例1:員工利用假身份證重置密碼
案例2:銀行員工套取存單買彩票
案例3:程女士銀行卡盜刷,偽造臨時身份證修改預留電話
二、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風險案例分析
案例1、掛失證件冒名開戶
案例2、自然人客戶死亡后,名下賬戶發生交易(持續識別重新識別可以發現)
案例3、偽造身份證件交易,過失?故意?
案例4、使用非法定證件進行交易
案例5、使用失效的身份證件進行交易
案例6、冒用他人證件(借用、盜用、騙取)
案例7、一次性金融業務使用匿名或者假名進行交易
案例8、客戶身份信息有矛盾無法確認身份。
三、對公客戶身份不明之風險案例分析
案例1、為在工商網站不存在的特約商戶提供服務。
案例2、為與工商網站中某單位極其相似的單位客戶提供服務
ps證照,黑產銷售的“整套”虛假證照
案例3、為已經工商注銷的存量單位客戶提供服務。
要線提問:2020年“黑灰產”買賣對公銀行賬戶如何防范風險?
案例4:金立手機創始人在美國輸掉100億,是豪賭還是洗錢?
案例5:黔南特大詐騙案
四、柜面操作風險案例分析
案例1、柜面操作風險—人員履職
案例2、柜面操作風險—員工行為
案例3、柜面操作風險—客戶信息保護
案例4、法官到銀行查凍,柜員推拖50分鐘后,5500萬沒了......
案例5、異地異常開戶(可能涉案直接拒絕)
案例6、大媽在銀行取了001號,為何不能優先辦理業務?
案例7、銀行權益與客戶權益保護問題
案例8、柜面操作風險—業務管理
案例9、《民法典》中之金融要點解讀
1、公序良俗上升為法律原則
2、發展綠色信貸,保護生態環境
3、法無定法,習慣法確立
4、第680條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5、以人為本,保護個人私隱(第111條)
案例10、為毒販提供銀行賬戶被批捕
案例11、特大非法買賣對公銀行賬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