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面對機會大部分管理者分身乏術,而人數眾多的員工要么無動于衷,要么無從下手。您是否覺得員工“不好使”?
其實80%的員工不去做,或做不好,是因為“不愿意做”、“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做”和“不知道怎么做”!
作為管理者,要教給下屬的是一種做事方法或者方式,而不是代替下屬解決具體問題!
您要做好下屬的教練,培養優秀的下屬,攜手下屬一起創造卓越績效!
課程目標:
1. 幫助管理者掌握運用教練技術提升影響力的技巧
2. 運用教練技術指導下屬的技巧
3. 掌握管理者實施教練輔導的步驟
4. 提升輔導部屬實現組織目標的能力
5. 能夠提升管理者帶領團隊的駕馭力
6. 運用教練技術改善人際關系技巧
課程特色:
1提供全程案例教學方式,使學習效果最大化,保證案例的經典性與可靠性。
2運用系統化方法傳授沖突解決、決策制定流程,積極運用個案討論與演練來鞏固學習效果。
3導師能夠以嫻熟的技巧來引發學員的深度思考。
4安排60%時間課堂練習,現場輔導,確保學員現場能夠掌握工具的應用。
學員對象:
1企業中基層管理人員、班組長、需要對員工輔導的管理者
2本課綱可以針對不同學員對象加以調整與定制
標準課時:2天(6小時/天)
主講人:文亮-常駐地-上海
課程大綱:
導入:別讓猴子跳到你的肩膀上
部屬就像“春風潛入夜”一樣,能把工作悄無聲息地轉移給你
你作為管理者怎么辦?
本課程地圖:
模塊一 管理教練的原則
導入:傳統對話與教練式對話對比分析
1管理者的教練角色
管理者的忙茫盲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如何確定是教練呢?還是傳統的告知呢?
2管理教練的SET原則
Support支持 部屬實現目標
Expect期待 部屬自己探索辦法
Trust相信 部屬擁有巨大潛能
3教練技術的起源與發展
美國 高威 畢業于哈佛大學 服役于美國海軍陸戰隊
網球教練 20分鐘能教會一竅不通的婦女能打網球
他的“創造環境、打消顧慮、提升績效”理念被跨界移植到企業管理
4管理教練的定義
運用“對話技術”,支持部屬“實現組織目標”的協作過程
一對一的以最適合部屬方式,幫助部屬達成目標
? 本單元總結
? 本單元拓展與思考
模塊二 管理教練的核心能力
本單元關鍵詞:傾聽 提問 反饋
一深度傾聽
導入:現場調查你能描述一次對話過程中對方沒有傾聽的經歷嗎?
問題:什么感覺?是什么原因?
1深度傾聽3R步驟:Receive接收—Respond反應--- Rephrase確認
步驟1Receive接收
l 基本要求:放下自己的想法,一心一意體會他人
l 接收誤區:8個誤區需要注意
步驟2 Respond反應
l 反應的方式:6個方式
l 最關鍵的是底6個回放:現場演練
步驟3Rephrase確認
l 不管你理解能力做強,都要與對方確認“所談的內容”
l 確認的好處:2個好處
l 確認的語言模式:7個模式 現場練習
2現場研討題:在什么狀態需要深度傾聽呢?
二有力提問
導入:請描述一次“對方沒有提問你,就提供建議或者答案”的經歷
問題:什么感覺?是什么原因?
引導:每個人的觀點在他自己的價值體系里都是對的
1提問方法
1-1開放式提問
n 特點:
※具有多種答案
※ 句型特點:什么 為什么 如何 怎樣。。。
n 開放式提問示范:。。。。。。
n 現場練習:將封閉式問題轉化為開放式問題
1-2如何型提問
n 如果問“為什么”會有什么情況發生呢?
※ 對方竭力尋找“解釋與理由”
※ 會把對方推向對立面去
n “如何型提問”范例:。。。。。。
n 現場練習:將“為什么的問題”轉化為“如何型問題”
1-3未來導向型提問
n 特點
※ 含有“未來導向”性質的詞匯的提問
※ 關注未來的行動和可行性,能幫助對方獲得希望
n “未來導向型提問”范例:。。。。。。
n 現場練習:將““過去導向型提問””轉化為“未來導向型提問”
2目標框架
導入:有時候對方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知道要什么但是很迷糊?
怎么辦?→那就需要通過對話來幫助對方梳理他的具體目標。
2-1目標框架介紹:SMART
2-2標準話術練習
2-3度量式問題
l 如果對方的目標是感覺類目標,比如:敬業度、自信心等等。。。
2-4目標轉正
l 如果遇到負向目標怎么辦?
l 課堂練習:將題“負向目標”轉換成“正向目標”
2-5目標框架案例分享
l 案例:。。。
l 課堂研習:。。。
2-6目的:讓對方成為目標的主人
2-7研討:什么時候不再需要提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