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應對下的思考題:
1、 如果全球疫情防控成為常態化,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哪里?
2、 新基建與“四萬億”有何不同,新基建的創新與切入點在哪里?
3、 新基建與區域經濟、供給側改革、新興產業升級如何融合?
第一模塊:周期:新冠疫情對全球與中國經濟的深刻影響
一、 從2008金融危機到2020年全球疫情
1、 新舊轉換:重大技術革命繁榮后帶來的危機
2、 危機信號:貨幣極度寬松與貧富差距顯著加大
3、 危機延伸:民粹主義、民族主義與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
4、 危機轉換:U型復蘇與全球力量與格局的轉換
二、 新冠疫情改變世界經濟、金融與產業版圖
1、 新冠疫情凍結全球經濟與產業
2、 “六保”:中央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力度加大
3、 留得青山:金融機構、核心企業與產業鏈集群
4、 贏得未來:疫情常態化倒逼產業鏈與金融升級
三、 雙底線思維:防風險與穩增長助力中國經濟平穩過渡
1、 債務 投資是應對上一輪經濟危機的主要手段
2、 國企高杠桿的形成與去杠桿的風險釋放
3、 穩增長與防風險:短期調控與長期深化改革的有機結合
第二模塊:新基建:全球變局下的中國經濟新引擎
一、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黎明
1、 重大工業革命發展的條件
2、 長期政策、國家資本、全球資源、產業集群
3、 中國的技術創新的優劣
4、 理論創新、技術創新、應用創新
二、 新基建的內涵與產業投資方向
1、 5G基站建設、特高壓
2、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3、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4、 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三、
大型企業集團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架構
1、 數據怎么來:物聯層、網絡層 投資驅動
2、 數據怎么管:云平臺、大數據 管理驅動
3、 數據怎么用:管理層、應用層 業務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