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主要幫助創始人和接班人了解企業傳承的一些理念、模式和注意的問題,尤其是要理解企業傳承的難點;同時,幫助創始人和接班人塑造企業家精神。
1.“富二代”傳承的后天不足
被寄予厚望的“富二代”們,接班的意愿不夠或能力不強,這一直是很多創始人的一塊心病。有的“富二代”不愿意接班,他們更愿意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甚至放棄家族的產業而更熱衷于資本炒作;有的“富二代”沒有能力接班,尤其是,對于那些需要特別處理政商關系的企業的企業。
2.職業經理人傳承的先天不足
職業經理人接班,這一天遲早會來。但是,這一天的到來,還需要時日。目前的職業經理人傳承模式,還處在萌芽或者試錯的階段,因為創始人和職業經理人之間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信托責任、核心價值觀。
3.國內外家族企業傳承模式
國內外家族企業傳承都是采取了什么樣的模式?有哪些值得家族企業創始人借鑒?比如,茅理翔的“三階段”理論和“口袋理論”、曹德旺的君主立憲制、李錦記家族憲法、阿里合伙人制度、股權轉讓、家族信托基金。
4.控制權之爭與政治智慧
企業在傳承、上市以及副手已經強大等時間節點,都會涉及到控制權之爭。很多企業的傳承和戰略發展,都因為控制權問題終導致失敗。然而,僅僅依靠制度建設和企業文化培養根本無法消除控制權之爭。要處理好這個問題,需要企業家掌握高超的領導藝術和政治手法。
5.政商關系的傳承
不和政府搞好關系,可能就沒飯吃;關系走得太近,可能也沒飯吃。如何妥善處理政商關系,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正如王健林所說,比讀博士后還要難。理解政商關系并培養妥善處理政商關系的和能力,是很多具有留學背景、不諳政治的接班人急需補上的一課。
6.企業家精神的傳承
企業家精神是企業發展和企業家成長的基因,也是企業傳承難的。企業家精神是指企業家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心理狀態、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企業家精神共有三個外因:政商關系、宏觀經濟形勢、法治環境,一個內因:企業家的精神困境,六個維度:誠信、擔當、冒險、創新、合作、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