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
◇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90后員工的心理需求;解決管理者對90后管理的困惑;
◇ 掌握90后的性格特征;掌握與不同性格類型90后的溝通風格,提升溝通能力;
◇ 面對90后的群體,管理者懂得如何領導和激勵他們;提升90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組織績效。
課程大綱Outline
破冰游戲
模塊一:90后的成長環境與社會環境
◇ 成長環境一:家庭的核心,關注的核心
→ 從出生就接受著過多的關注,享受過多的關愛
◇ 成長環境二:挫折的缺失
→ 挫折對于他們來說,完全是空白領域
視頻分析:90后的現狀與原因
◇ 社會環境一:父輩的吃苦不愿被傳承
→ 吃穿方面,無限制滿足孩子的欲望,來彌
補自己孩童時代物質匱乏的遺憾
◇ 社會環境二:變革之初,高期望值與精英化教育
→ 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父母們不但拔高兒女的期望值
◇ 社會環境三:開放與國際化
→ 90后思維更活泛,價值觀更多樣化,政治
觀更加前沿,具有國際化視野
小組討論:用以前的標準去評價90后是否正確?
90后的下屬在工作中的表現
模塊二:90后的心理特點
◇ 崇尚自我、獨特及個性
→ 對關注的渴求,現實中關注的缺失
→ 極度彰顯個性,制造差異化
→ 與眾不同,吸引關注
案例分析:面試過程中90后小王的表現
◇ 人際關系的幼童化
→ “低耐挫性”,“高唯我”
→ 90后在人際關系交往中呈現橫沖直撞、唯
我獨尊的幼稚傾向
◇ 摒棄責任意識
→ 責任感和承擔意識,變成了稀缺品質。
→ 竭盡彰顯自我,彰顯和上一代的差異
案例分析:畢業兩年的大學生已經跳槽4次
◇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
→ 90后在一次次的失意后漸漸開始接受現狀。
→ 在漸行漸遠的“王子公主夢”中,慢慢地了解了自己和社會。
小組討論:90后下屬的心理特點在工作中的表現
現有的針對90后下屬的解決方法
模塊三:90后的行為特點
◇ 彰顯個性,與眾不同,我有我的風格
→ 他們從小被灌輸精英夢想,被過分差異化養育
→ 他們從不壓抑個性,不隨大流
→ 他們需要被人視為獨特的,與眾不同的
◇ 極強的求知欲和創新精神
→ 他們是創業的主力軍
→ 他們擁有跨界思維,破框思維
→ 他們是網絡信息化浪潮的始作俑者
案例分析:90后小李在工作中的表現
小組討論:面對工作中小李的表現,自己平時是怎么應對的
模塊四:90后的職業訴求和職業價值觀
◇ 90后對自己的期望很高
→ 他們看重就業的環境和氛圍
→ 還看重這份工作給他們帶來的價值感和快樂感
→ 薪酬反而居于其次的位置
◇ 90后是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一代
→ 90后最終要回到屬于他們的時代,在他們的時代,或許最大的競爭力來源于創新,求異。
小組討論:如何對90后下屬進行薪酬管理
怎樣走進90后下屬的內心
將人際影響力轉化成激勵
模塊五:什么東西能夠激勵90后員工?挖掘激勵源
◇ 首先要找準90后的激勵源,摸清他們的激勵開關在那里
→ 加薪、良好的工作環境、被老板認可、靈活的工作時間、有成就感等
案例分析:總監面對“懶惰”的80后海歸,采取怎樣的激勵措施扭轉局面
◇ 找到那些真正驅動他們的激勵因素。
→ 運用溝通技巧挖掘下屬的激勵源
→ 不批評;不判斷;不評判
學員演練:學習挖掘90后下屬的激勵源
模塊六:雙因素理論及其在90后管理中的運用
◇ 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滿意,而不能提升滿意度。
→ 保健因素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工資與福利、工作環境、同事關系
→ 90后更加注重保健因子
◇ 激勵因子才能帶來真正的滿意。
→ 激勵因子和工作本身有關:成就感、上司和同事的認可、獲得的授權與信任
案例分析:決定小王離職的原因
模塊七:針對90后下屬的差異化激勵
個人DISC性格測試及LASI測試
◇ 針對不同的性格類型的員工及不同發展階段
的員工采用差異化激勵手段
◇ 不當激勵:糾錯模式
針對90后員工的缺點和失誤怎么說呢?
→ 說的原則:用積極的態度說負面的事情
→ 切忌:用負面的態度說積極正面的事情
◇ 四步驟反饋模型
1)明確任務和目標2)描述(非責備)你觀察到的行為
3)陳述這種行為的后果4)表達你的期望或行動方案
◇ 性格類型差異化管理
角色扮演:針對差異化性格類型的下屬分別采用什么樣的激勵方式
模塊八:想要什么,就鼓勵什么;鼓勵什么,就得到什么
→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某一行為得到嘉許,他將會重復這個行為,某一行為被忽略,他將放棄這個行為。
案例分析:加薪
小組討論:突破90后的管理瓶頸,怎樣運用強化理論管理下屬
總結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