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帶骨干學習訓練模式
1次內訓課提升6個部門的工作和管理效率
學習時很興奮,但轉化效果不好,怎么辦?
企業效率高不高,關鍵在基層的部門或團隊;部門或團隊效率如何,關鍵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于是管理者被派去參加一輪又一輪的培訓,學習時很興奮,但實踐時不理想,培訓轉化這個痛點很痛。
原因有兩點:
l 難推行,因為只有團隊主管一個人的意識和知識提升了,下屬不理解,沒人配合支持他。
l 難落地,因為課堂講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學員理解,但跟實際工作有距離。方法很好,但具體環境中,有效的做法不一樣,別人的績效考核很好,你搞績效考核,既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一刀切,怎么形成自己的做法,老師沒法告訴你。另外,如果所學非當前工作重點,也會擱置下來。
怎么辦?
一是組隊學習,建立共同語言,形成推動合力。二是帶著問題學,學習就瞄準解決當前問題。
《主管帶骨干學習訓練營》 為什么能 解決推行難,落地難,轉化難的痛點?
l 1 3組隊:主管帶著骨干一起來(主管自己挑人,挑自己認可的骨干分子),相當于部門/團隊的一個小分隊,小分隊如果力出一孔,推行起來就有力量了。
l 緊貼問題:團隊當前的突出管理問題是什么,就學習和研究什么,小分隊在老師指導下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案。
l 行動學習:每個小分隊,研究自己的問題,在老師指導下,分析和設計問題解決方案,輸出成果。
l 小組小班:每組4個人(1 3),不超過6組,保證老師對小組有足夠指導時間。
l 輸出成果:不僅基于解決問題,而且著眼于長遠解決問題,輸出結果是工作效率,團隊溝通,團隊學習,團隊激勵,工作改善,習慣作風訓練等方面的改善機制,力求有效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能有持續性。
l 班子共識:領導和骨干之間建立信任關系,建立共同語言,形成管理合力,進入工作場景,形成管理勢能。
《主管帶骨干學習訓練營》收益:
l 學會管理部門經理常用的管理方和工具。
l 形成有共識有方法有合力的管理小團隊。
l 輸出即學即用的方案和措施。
? 效率機制 參考:OKR/WBS/計劃表/三定表/日站會/周會 輸出:本單位的工作管理機制
? 團隊溝通 參考:民主生活會/吐槽會/民主集中會/談心會 輸出:本單位的團隊溝通機制
? 團隊學習 參考:項目復盤/知識管理/AAR/交流會/師徒制 輸出:本單位的團隊學習機制
? 團隊激勵 參考:分層激勵/PBL/劇場激勵/關系激勵/工作設計 輸出:適合本單位的激勵辦法
? 工作改善 參考:攻關機制/稽核機制/問題分析解決研討組織 輸出:本單位的改善機制和管理辦法
《主管帶骨干學習訓練營》參訓條件:
l 挑選有改變意愿,上進心強的主管/經理參加
l 所有學員承諾:2天全脫產學習,全程參與。
適合人員:
部門經理/主管,團隊經理/主管,班組長,單位負責人(帶著自己的骨干人員)
曹禮明老師:
l 主持,參與管理咨詢項目,系統研究中小企業管理多年。
l 中層管理知識技能的管理培訓超10年經驗。
l 具備豐富的管理實踐和管理咨詢經驗,咨詢式培訓經歷,同時有深厚的理論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