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移動互聯時代,學員對學習的突出變化就是:移動化、碎片化、自主化。
微課化也日益成為企業學習的標準配置,微課學習也將成為企業內部培訓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在企業紛紛組織內部微課開發的同時,往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傳統大課會講,變成微課后反而不會了。內訓師在傳統的大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開場、講解、演練、互動,一旦變成了時間緊湊的微課,反而不知如何下手。
2.錯把大課拆解,當做微課開發。把一個傳統課程經過知識點的簡單拆解,然后像拍連續劇一樣切分成微課形式,這并不符合真正的微課思維。真正高效的微課一定是場景化、獨立成課的。每個微課可以單獨學習,并且聚焦于解決一個真實問題,這種微課形式才更加符合趨勢。
3.成品制作困難重重。微課有多重呈現形式,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網絡視頻,而這就需要微課開發者掌握必要的軟件使用。視頻制作軟件種類繁雜,如何找到簡單高效的軟件,并快速的制作出合格的成品?這就成了一個擋在微課開發之路上的一座大山。
到底什么樣的課程才叫微課?如何設計和制作微課?如何讓微課與員工崗位的能力成長產生關聯?運用什么樣的軟件來開發微課……?
基于對以上問題的考量,本人開發了《問題解決型微課開發》這門課程。面向員工的崗位任務進行組織智慧的萃取,提煉成功經驗,并設計、開發、制作微課。確保員工所學符合企業組織戰略需要,提升其崗位履職能力。
課程特色:
1.實戰性:以企業崗位為實操對象,進行**實踐萃取和提煉,腳本撰寫,針對問題解決,學以致用。
2.簡單性:開發過程的SOP化,制作軟件的選擇重在便利,確保學員可以快速上手,迅速轉化。
課程收益:
1.運用問題診斷篩選的工具,快速鎖定企業真實問題。
2.運用專家經驗萃取的方法,萃取提煉專家隱性經驗,使隱性經驗顯性化,顯性經驗規范化。
3.運用微課開發設計的結構化方法,快速設計出符合企業實踐要求的標準微課。
教學目標:
1.學員可以開發出1個10分鐘的線下微課,并能夠完整呈現課程內容。
2.學員至少能夠運用一種微課錄制軟件,錄制一個10分鐘微課。
2.學員能夠識別出以往微課開發過程中的缺陷,并陳述出具體的改進方案。
課程時間:2天(12h)
授課對象:企業內訓師、培訓管理者、有微課開發任務的骨干員工
授課方式: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經驗分享、實戰演練、游戲互動
課程大綱
微課開發引入篇:
一、微課開發的意義
1.順應學習趨勢
2.留存組織智慧
3.激發學習熱情
二、微課開發的三大原則
1.短--降低學習負擔
2.準--解決實際問題
3.活--便于及時更新
三、常見的微課形式
1.視頻類
2.音頻類
3.圖文類
4.面授類
**講:聚焦真實場景
一、鎖定開發主題
1.新--新業務、技術、方法
2.關--關鍵技術、關鍵節點
3.痛--影響績效**大的痛點
二、細分開發主題
1.細分到具體的業務場景
2.辨識需優先開發的場景
三、界定業務標準
1.在什么情況下開始執行
2.理想的執行過程是什么
3.理想的業務結果是什么
第二講:萃取解決方案
一、析出業務中的關鍵節點
1.難點--關鍵技術節點
2.痛點--典型錯誤操作
二、針對關鍵節點選取典型案例
1.典型性
2.復制性
3.真實性
三、典型案例還原
1.STAR 案例萃取法
2.SCQA案例還原法
四、典型案例分析
1.行為分析
2.動因分析
3.結果分析
五、微課開發的兩個極端
1.度娘化--缺實踐方法
2.個性化--缺可借鑒性
第三講:設計教學環節
一、勾--激發學習興趣
1.設計微課標題
2.設計開場方式
? 反面案例 給出痛點
? 給定情景 提出挑戰
? 績效差距 利益誘導
二、學--引發深度學習
1.呈現案例
2.小組討論
3.學員分享
4.講師分析
三、練--促進技能內化
1.三種技能類型的練習策略
? 人際類--情景模擬、角色扮演
? 操作類--實操練習、仿真練習
? 智慧類--案例分析、沙盤模擬
2.結構化練習四步法
? 給定練習任務
? 布置練習場景
? 組織練習過程
? 反饋評估總結
四、查--檢查學習效果
1.是否記住
2.是否理解
3.是否會用
第四講:視頻制作
一、UMU手機端視頻制作
1.錄制功能
2.互動功能
3.數據功能
二、PPT直接錄制視頻
1.錄制功能
2.導出功能
三、CamtasiaStudio電腦端視頻剪輯
1.剪輯功能
2.字母功能
3.畫中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