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天命之為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三千年前,中國的古代哲學家們已經回答了大部分企業管理的問題。團隊的循環驚人的相似,因為人的變化有規律可循。特別是現代人的心理發展,雖然經歷了幾千年,仍然遵循大自然賦予的規律。
歷史的循環可以用哲學思考進行總結。適合中國和中國人的管理哲學是什么?管理哲學如何影響管理戰略?管理中有哪些必須知道的心理學技巧?團隊開創期間的領袖面臨什么挑戰?團隊高速發展期,管理的平衡技巧是什么?團隊成熟期的有效人治之道?這些問題將在課程中得到參考答案。
課程從三個階段將中國大歷史與企業大管理結合。這三個階段是:創業階段、高速發展階段、成熟轉型階段。三個階段分別以墨家起步、儒法合一、偏執法家作為管理哲學,三個階段管理核心包括如何鍛造團隊新生命、高效合作和對人心的把握。
中國人的歷史是中國管理的案例全集。歷史人物璀若星辰,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呂不韋、漢高祖、唐太宗與魏征、張居正與萬歷、康雍乾帝,這些智慧人物的管理心得,是我國管理界的巨大寶藏,如能更早一天轉化為簡潔的管理語言,就能更快促進現代企業的發展。
濃縮的管理哲學、經典歷史演繹、心理學驗證三大亮點在課程中得到良好結合。課程既有深刻的歷史規律總結,更有實踐技巧,特別散發濃郁的人本精神。我們主張順應人性,尊重人、發展人的優勢,建立持續成長的良性循環。我們使用西方的思維,解讀中國的歷史,給與繁忙的企業家高效的啟迪。
[課程目標]
將中國歷史與企業發展史對照,從大處著眼,落于技巧,預防不必要的管理高成本
[課程特色]
1、從企業家管理哲學入手,將社會思考與企業思考合二為一;
2、有效把握三大階段任務,思考作為企業主人的責任和動力;
3、享受三千年來的哲史智慧,生動深入的管理心理研討。
[課程提綱]
前言:大歷史的循環
惠勒:510年東西方起伏大循環
孟子:500年必有王者興
歷史循環對企業循環的啟發
模塊一 總論:春秋之管理哲學
案例:《春秋大義》解讀
1、東方儒家與西方宗教的比照
2、解讀儒教之有差序的情感體系:化家為國的宗親系統
3、儒教與基督教的簡單比較(教主/教師/教義/教材/教會)
4、統計法閱讀《論語》的兩個驗證結論
5、儒家學說對中國歷史循環的影響
6、儒家體系對企業內控系統的影響:心理差序格局研究(1995,鄭伯塤)
小結一:中國歷代政治哲學選擇與企業家管理哲學選擇
模塊二 墨家開創局面:秦漢的開天辟地
案例:墨家哲學特點
1、戰國形勢與始皇帝的業績
2、毛澤東對秦始皇的評價
3、漢代面臨的挑戰和漢初的創舉
4、劉邦統一古中原與漢武帝六項“中國第一”
5、漢代人才培養體系的借鑒
6、管理技巧:墨家如何發動群眾運動
7、心理學驗證:如何讓員工高度執行?(1961,米爾格萊姆電擊實驗)
8、領袖人物的墨家、儒法和極法三階段:文化塑造者/問題解決者/資源平衡者
小結二:開拓期發動群眾的研究
模塊三 儒法高歌猛進:唐宋的大發展
1、唐朝面臨的考驗和唐太宗的人格特點
2、唐太宗與魏征——中國歷史中的唯一“日月同輝”
3、唐朝的宰相與君王關系探討—正副職的關系協調
4、宋朝延續高速發展和后期的沒落
5、宋朝的政治管理與儒家理學階段
6、心理學解讀:高績效領袖的通用秘訣(權變領導,費德勒1971)
案例:洪秀全的團隊體系
7、精密化發揮兩股民間力量
討論:導致成功和失敗的干部體系歷史分析
小結三:發展期利潤與文化的平衡之道
模塊四 極法控制人心:明清的人治與修身
1、朱元璋對控制人心的極法手段
2、張居正左右逢源的心理技巧
3、康熙向下控制人心:《李光地》《周亞夫VS姚啟圣》
4、管理技巧:領導者對新人和老人的培養技巧
5、心理學驗證:認知不協調改變態度
6、和珅向上把握領導,封建時代頭號服務明星
7、優秀員工工作標準的探討
8、曾國藩對內修身養性:兩千年來三不朽
小結四:看成熟團隊的人治管理
總結:管理者讀史線索與推薦讀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