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的事物代替舊的事物是必然的,當一個朝代腐朽了,那么必將有另一個朝代替代它。唐太宗李世民也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那么,中國歷史上不同朝代的組織力以及朝代的更迭,對于現代企業的組織力和經營管理又有什么啟發呢?
大唐盛世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為輝煌的篇章,大唐政治開明、思想解放、人才濟濟,疆域遼闊、國防鞏固、民族和睦,在當時世界上都是無比繁榮昌盛的形象。大唐還將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傳播四海,對日本、西亞乃至歐洲的社會文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直到今天,海外華人仍被稱為“唐人”。放眼現代企業,從大唐王朝身上又能借鑒和學習哪些優秀的管理方式呢?
作為中國歷史上**個大一統王朝,秦朝滅掉六國后,結束了春秋戰國500余年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權制,推行郡縣制,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等,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這個龐大帝國卻在15年后,只經歷二世而亡。大秦帝國從頂峰到衰亡的背后,又有哪些教訓值得現代企業吸取呢?
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故事精彩紛呈,直到今天都令國人津津樂道。“一代梟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崛起于亂世,使得曹魏政權長期占據中原地區,一家獨大。“仁義之君”劉皇叔帶著“復興漢室”的使命,網羅關羽、張飛、諸葛亮等各路英才,占據天府之國。“東吳大帝”孫權繼承父輩和兄長的基業,開拓進取,在江東獨霸一方。三足鼎立的格局對于今天的企業競爭又有什么啟發呢?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隨著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直至秦滅六國,標志著戰國時代的結束。在這200多年的歷史中,七國彼此間征伐不斷、合縱連橫,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紛呈的動人故事。而反觀當今如此激烈的企業市場競爭,現代企業是否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呢?
課程特色:
“順時針趣談帝王史,逆時針解讀領導力”,李昌華老師打破國內一味地向“西方領導力”理論學習的傳統,首創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東方領導力”課題,深度結合歷史智慧與企業實際,博古通今、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立志要幫助國內企業建立屬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李昌華老師先后為數百家企業進行過內部培訓和領導力咨詢,能從企業老板的高度看管理,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基礎開發課程,融合自己多年的領導力經驗,為學員提供啟迪式的領導思維、管理理念和解決方案。課程和實踐結合緊密,來源于實踐,運用于實踐。課程簡潔生動、有趣有序、深入淺出,能與學員現場進行充分的互動,極具親和力,業界口碑良好。
課程收益:
● 幫助學員正確認識什么是東方組織力?以助力其在實際工作中從東方組織力的角度去重新認識和審視組織;
● 幫助學員掌握東方組織力的理論、方法與工具,以助力其在實際工作中用東方組織力的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豐富理論;
● 幫助學員深刻理解東方組織力的四大類型,助力其在實際工作中確保自己能夠落地、貫徹和提升東方組織力。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老板等高層管理人員,以及HRD等組織設計相關人員
課程形式:理論講解 案例研討 情景模擬 視頻教學
課程大綱
**講:開宗明義——從“個人”到“組織”
一、什么是東方組織力?
1. 經緯相交
2. 織作布帛
二、東西方組織力的差異
1. 東西方組織的差異
2. 東西方組織力的差異
三、東方組織的四大類型
1. 集團長期壟斷型
2. 集團短期壟斷型
3. 三足鼎立型
4. 多巨頭競爭型
案例研討:怎樣成為長期壟斷型的組織?
第二講:萬法歸宗——提升東方組織力
一、大唐王朝的六大管理制度
1. 規范的管理層任免制度
2. 科學的人才選拔制度
3. 積極的市場競爭制度
4. 健全的薪酬福利制度
5. 包容的企業文化制度
6. 完善的品牌宣傳制度
案例研討:大唐王朝的管理制度在現代企業中的運用?
二、大秦帝國的六大管理教訓
1. 壓抑的企業文化
2. 嚴苛的獎懲機制
3. 糟糕的薪酬福利
4. 過量的工作任務
5. 封閉的溝通渠道
6. 惡性的選人用人
案例研討:現代企業從秦朝的衰亡應該吸取的教訓?
三、三國時期的競爭與合作
1. 曹魏:收購東漢股份的一家獨大
2. 蜀漢:精英人才創業的掙扎彷徨
3. 東吳:傳統家族企業的興衰存亡
4. 吳蜀聯盟:特殊時期的合作共贏
5. 吳蜀反目:市場規律的利益爭奪
6. 曹魏統一:對手內訌的轉折良機
案例研討:市場上有哪些三足鼎立的現代企業案例?
四、戰國七雄的多元管理模式
1. 燕國:集組織傳承和墨守成規于一體
2. 趙國:集敢于創新和管理粗暴于一體
3. 魏國:集精英培養和人才流失于一體
4. 韓國:集擅長模仿和執迷公關于一體
5. 齊國:集文化底蘊和安于現狀于一體
6. 楚國:集市場獨大和消極競爭于一體
7. 秦國:集全面改革和嚴苛管理于一體
案例研討:戰國七雄對于初創和快速發展的現代企業的啟發?
課程總結:東方組織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