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有在職場上獲得自己的成功,而職業道德是職業成長中的基石。無論是在企業層面還是在社會層面,道德是我們行為的指引,并廣泛的影響著企業文化乃至社會環境。 職場上我們必須與不同的人合作,而不同的人也意味著不同的道德標準和是非對錯,我們怎樣面對必然存在的誘惑乃至不可避免的道德困境?道德的力量又是如何支撐我們的尊嚴和人格?我們又怎么可能對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懷有感恩之心? 本課程將從道德的本質、宗教的影響、工作的意義以及人性論等多個角度,尋找到忠誠、感恩、敬業等美德的源頭,找到根扎于信仰中的力量。
**部分:
序章:職業道德在職業生涯中的地位
【完整案例探討】
1、 道德與是非觀念
2、 道德與行為模式。道德的脆弱與人性的弱點
3、 職業道德與職業發展
第二部分:
道德的本質:道德的歷史共識、爭議以及誤區
一、道德的歷史共識與爭議
【案例探討】
道德的歷史共識:
1)道德是可以拿來探討的
【案例探討】孔融(孔子第二十世孫)對孝道的爭議
2)道德絕對主義和道德相對主義的并存
【道德絕對主義】
【道德相對主義】
【案例回顧】
1、道德是用來要求自己的,不是用來要求別人的。
2、每個人都持著不同的道德觀念,當沖突無法協調時,法律既是共識。
二、道德困境與良知
【案例探討】
【道德困境】
【孔子見南子的道德困境】
三、道德評判的誤區:道德潔癖與道德審判
【道德的暈輪效應】
【案例故事】
【圣經故事】耶穌的審判
【道德潔癖】泛道德主義的問題,人無完人,要接受道德瑕疵,麥子和稗子的比喻。
【道德的力量】個人道德對社會風氣的影響。
【倫理學的方法論】中性規則構造法NORM法。
【案例探討】
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
一、 人的行為動機:道德的六個層次。
【案例】
二、職業道德中的忠誠與尊嚴
【案例分享】
【問題】
1、 忠誠是有條件的嗎?
2、 忠誠是不是聽話?
3、 誰是忠誠的對象?
4、 什么是忠誠?
【忠誠不是職業道德的一部分,忠誠本質上就是職業道德】
【案例探討】
三、 敬業精神與感恩之心。
1) 什么是感恩
【感恩節的來由】
1、感恩的前提(應該和不應該,苦難、奮斗與恩賜,故事《冬天的烙餅》)
2、感恩的對象(人、某個集體、或者是超自然的存在)
3、為什么感恩之心如此珍貴?(道德潔癖和道德審判,是感恩之心的大敵。)
2)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顧客就是上帝
【感恩之心是敬業精神的源頭】
故事:卑微的石頭。
3)感恩之心與幸福感
問題:自覺幸運的人幸福感高,還是自覺不幸的人幸福高?(新聞:寶馬停車費事件)
【游戲】生涯曲線圖:你是幸運的嗎?
人總是因為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而憤怒,卻忘了因已經擁有的東西而快樂。
【音樂欣賞】You raise me up
課后作業:回顧人生,分享點點滴滴的感動。